这个自媒体的时代,每个人都急不可耐的发布自己对时事热点、社会焦点事件的看法,是因为被压抑太久后的发声吗?是体现个人言论的自由吗?还是为了彰显自我的存在呢?搞不清楚这些现象背后本质的原因是什么。只是在面对琳琅满目、各种各样的观点的时候,作为个人,该对权威或是其他价值输入保持一种独立思考的习惯,简单先判断他想说什么,怎么说的,说的是什么,是否有充足理由支撑他的观点,推理过程是否存在谬误,结论是否符合你的价值取向等,没有人会永远正确,这句话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根植于我的脑海中。(推荐一本批判性思维的书《学会提问》尼尔·布朗,如果你很容易对他人的观点感到信服或是想更了解怎样的提问才是有意义的,可参阅,挺好的一本书。)
其实我挺烦现在的人动不动就先给你说一个故事,再通过这个故事把他的观点传输给你。Excuse me?!把小概率或偶然性的事件包装美化一下就可以当成百试不爽的猪饲料吗?我会希望自己不是个输出价值观、喂别人喝鸡汤、说些无法感同身受、无关痛痒看似安慰的话、再扯些风花雪月、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人。更多的,我想要的是‘对话’,想和你讨论我的看法,无关于对错,只是希望‘有内容的对话’,有能‘对话’的对象罢了。
我的生活和每一个成年人一样:都活的不容易。有离不开这个年龄该烦恼该无奈的一切,会被催婚,会对未来感到迷茫,只是就像那句老话,吃饭是为了活着,活着不止为了吃饭。赚钱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成家立业也只是个过程,而非结果,只是很多人把这两者当成人生的目标了。获得幸福快乐的方式很多,每个人只要做能让自己开心的事情就很好了。跑题了,我只是想在这些事务状态下,给自己留一片可以仰望的星空,也希望有人可以和我说说那十二星宿都是哪些星星,不是对生活现状的逃避,躲在自己构建的世界里(虽然我真的很宅),只是想在捡便士的时候,去望望那月亮而已。
不麻烦别人是一种美德还是冷漠?
不讲故事,只是说几个身边的例子:过年回家我母后要和表哥去汕头,特意让我表哥开车过来接,跟她说我开车载她出去别麻烦表哥她说一年能麻烦几次;有个同事下班想走就让别人帮忙寄快递,其实只要他自己下班前把快递单写好就可以不麻烦别人又能下班就回去;有个同事让我帮忙带东西,我拒绝了她说我绝情;以及其他种种事情,在客观上,麻烦别人是花他人的时间精力解决你个人的问题,是利己的一种做法,而对于被麻烦的人,花费的时间精力可转化成感谢或是人情。不绝对,但大部分该是如此吧。
不会撒娇的女生没有男朋友吧。不会麻烦别人的女生都是女汉子吧。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刻板的印象。说回麻烦别人,很多时候不是出于义务,而是人情。没有谁对谁有绝对的义务,即使是父母或夫妻的义务更多的来自法律、伦理的要求,而作为每一个单独的个体,没有谁对谁有义务去做什么,或许这是一种冷漠。说好的人与人之间友爱互助呢,说好的传统美德呢,说好的中国梦呢。我没说我对,只是我觉得没有谁有义务一定要去帮谁或是麻烦谁的权利,在我看来别人的时间也是时间,别人的精力也是有限,很多时候我不会去麻烦别人,但不会拒绝别人麻烦我,因为我一直学不会怎么拒绝别人。
不麻烦人到极端的应该是日本社会,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事情,不麻烦别人,做好自己的事也不会去做不关自己的事情,但是这么一个不去麻烦别人的社会,却是卧轨自杀率最高的(我印象是,没有考证,不是请指正),这就矛盾了,唉,思绪很乱。我觉得是美德也是冷漠,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