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个TED演讲叫“The First 20 hours—How to Learn Anything” by Josh Kaufman. 演讲非常风趣幽默,作者显然是个理想主义者,自己出于爱好兴趣想学ukulele因此很学术地到图书馆里找关于习得技能的书,收集理论【妥妥地research有没有!学者范儿有没有!】,总结出自己的理论然后自己尝试实践。Josh主要提到《异类》,也就是通过统计提出10000小时天才理论的书;但他看完整本书后提醒说作者的原意是10000个小时的精深练习可以达到“世界顶尖”的专家级水平。问题是,很多时候我们学一项技能,目标不是成为音乐家、不是成为世界级运动员,而可能仅仅是入个门、或者达到某个目的即可,比如为了给女朋友告白【什么鬼好老套> <】学个吉他在她宿舍楼底下唱一首歌,学语言就是为了到外国可以跟别人日常地交流。所以说,有明确的目标性是很重要的。
下面是我看演讲时做的笔记内容
Four 4 simples steps to rapid skill acquisition:
四个快速习得技能的简单步骤
1. Deconstruct the skill
exactly what I’ll be able to do, look into it, and break down into smaller skills
解构技能:把想要掌握的技能具体化,分解成几个技能。比如学英语为了交流,可能要分成掌握语音部分(26个字母、元音、辅音等等)、掌握语法结构(最简单的一般现在时/过去式/未来式之类)、掌握最基础的单词量。这个分解的过程肯定得过来人把经验概括以后指点出来,否则得一头雾水。
2. Learn enough to self-correct
Find 3-5 sources; learn just enough to practice and self-correct as practicing.
找到3-5个参考资料(切忌多!),学的量要刚好可以开始练习,并且在练习时自我纠正:对英语来说可能是找以上那些部分相关的教科书,也不能找太多。买了张道真语法就不必买薄冰语法了,否则比较来比较去浪费时间。不能看太多参考资料也很重要,比如说明明500词汇量就够日常交流了,却背了10000GRE词汇【夸张!】,不能说是白背了,只是暂时不需要那么多。在练习口语的时候边说边想是不是哪里句子语法结构不对。
这些要求其实是为了保证前20练习小时的效率。
3. Remove practice barriers
Distractions from sitting down and doing work
去掉那些练习时候的潜在干扰:这个很简单,就是练习时一门心思练习。把手机调静音模式不要一直去看新消息。
4. Practice at least 20 hours
至少练习20个小时。练习的准则我觉得跟10000个小时理论应当是异曲同工的,需要不断的练习弱项,不断地挑战自己已能达成的极限。
当然这20个小时可能只是帮你最快的达成一个技能的开头/新手入门,不可能期待一口气把技能树点满,因此最忌贪心或期望太高。虽然Josh在演讲的最后(据说是他练习的第20个小时)弹ukulele唱了一首流行曲(其实是流行串烧),但因为他一开始只是想弹流行曲,所以只练了流行曲最常用的6个和弦,你考他其他的和弦他绝对是不熟的。对于“弹ukulele”的漫长道路来说,他根本还遥遥无期,有太多提升空间了,但他暂时只需要学到这儿;所以说,你要学这个技能具体是干什么是需要思考的。我是一个很贪心的人,可以有什么我都会眼红那个拥有的可能性,所以带来的后果就是精力极为分散、很难抓重点、效率低下。至少对我来说,他提供了一个清晰直接的思路。
看完这个视频,特别想学一个技能来验证一下。待更新
也很想总结一下自己已经掌握的技能,学习的过程、走的弯路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