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艾晨:华盖天目山

最早知道天目山,且心向往之,是中学语文里读到的《百合花》,里面的小战士来自天目山,曾经扛过山上的毛竹。因为小说的柔美诗意风格,我永远记住了山道扛竹、绿意盈天的场景。天目山作为绿色王国,远不止有毛竹,还有原始森林、佛教静修,它们都指向一个词:明澈。

应文友邀约,我终于来到了这里。具体方位是天目山的东部,山高谷深,林木茂密,到处是毛竹林、雷竹林、山核桃树、板栗树,夏末秋初,一派青翠。蜿蜒曲折的山道边,时而是成排的古老而高大的柳杉,时而是成排的累累的山核桃树,嵌入各式农舍院落,溪流、花木、拱桥、亭台,显得古色古香,意境深邃。尽管有些是人为的,我们不妨视为自然。

天目山并非我幻想里与杨戬、杨任的天眼有关,它由东西两丛山峰组成,因山峰间都有一挂瀑布、一泓清泉,形似天眼,故名之。此名似乎隐喻童真之眼,大有佛法,明澈而后见真性,而后见真相。东部最高海拔1479米,最著名的景点是昭明寺、大森林。苏轼、徐渭、袁宏道、郁达夫等文学家,曾经到此游历。徐霞客未至,但在游记中指出天目山是太湖源头。

我的临时居所在太湖源镇东天目村的梅家村,梅家大院二楼,此时节游客甚众,一批一批,房间需要提前预定。我的窗户前是晒有花生的后院,后院前是鸡鸭欢腾的家禽圈,家禽圈前是一棵高大而丰盈的板栗树,板栗树前是青翠无边的青山,青山上是一片蓝天白云。这户人家的饭菜手艺,绝对是农家一流,即便是早晨的稀饭,也吃出我十年间最好的稀饭味道,亦可称为童年记忆。我和文友来此深山暂居的目的,几乎都有是清净修行,身心处于亚健康状态,而文友另有诸多家庭纠纷的困扰,需要展示远离,且找朋友排解。

梅家村大部分姓梅,村中的六角亭叫梅心亭。梅老板自述梅姓有2000年的历史,祖上迁移自江右,其始迁移自豫州。据此,我推断其先祖不是梅氏正宗,而是荆江南蛮改姓而来。因所带生活用品不足,需要购买,我问村里哪里有小店,他回答在“大树底下”。走下楼前山道,拐一个弯,再问村人,回答在“大树底下”。一个人这么说,是口头语,两个人这么说,是约定语。正疑惑间,下去,很快看见了几棵高大的古树,几家简易的店铺,仍有旧式的柜台。

经我统计,这附近有银杏三棵,扎堆一处,树龄160至190年。麻栎一棵,树龄160年。白栎一棵,树龄260年,若是被法国人看见,定会砍去做葡萄酒桶。三角槭、皂荚、小叶青冈(栎属)各一棵,散落各处,树龄均在120年左右。淙淙溪沟对岸,一棵更古老的大树,是枫杨,藤蔓垂垂,身躯开裂,不便探视,树龄应有350年。这些都是临安林业部门统计并挂牌明示的。

树龄的统计方法有多种,如年轮计算、碳十四断代。年轮计算法并非要将枝干锯下、放倒,杀鸡取卵,而是在主干钻孔,取出一段木条,测量平均一年的生长长度,再以树径的一半相除,便得出圈层的总数,便是树龄。在同一树和附近同类树上反复取样,树龄的精确度会更高。碳十四断代法,同样需要取出一段木条,以每10个树轮为序进行取样,依据碳十四衰变原理,断定年代,再辅以树轮校正曲线,能够将树龄精确到不相差10年。可以笼统地说,前者是林业部门的做法,后者是文物部门的做法,二者之间的数据有时会有一定差别,树龄越是古老,差别越是明显。

大树底下好乘凉,风水宝地,大家都这么说,当地人引以为荣。一些老人更喜欢坐在大树下的石头上,低声交谈,咧嘴对游客微笑。这附近倒底有几棵古树?我问了几个当地人,包括一个手脚颤巍巍的老人,他们都摇头。九棵,我轻轻地说。随后我才明白,是村里一带古树太多。太多了,就无所谓。随后我才明白,是天目山一带古树太多。太多了,就无所谓。

早晨,在村里路边坐一趟公交,蜿蜒上山,到了景区门口。因前日我步行至此探视,门卫见我赤膊上山,似乎很感动,告诉我一个省钱秘诀,找农家主人打电话、填表格,于是我们的门票都便宜了60元。坐游览车继续进山,到了核心景区的广场,但见下面群山耸立,烟树茫茫。沿着公路走进去,过了红枫亭,前方显示尚未开发,不得进入。登上陡峭的石阶游步道,进入万松林,是不可取的,因为我们有山地车的辎重。或许后面另有平缓大道。回到西瀑平台,发觉并无通途,此处亦有陡峭的石阶游步道,经我勘察,应该是通往山顶禅寺的。

我们扛着车辆辎重,艰难登山,类似韩国电影《春去春又回》里的僧人,沿湖负重前行。不是受苦,只是修行。陡峭的游步道曲曲弯弯,石阶约有1500级,落差约有500米。幸好我有丰富的登山经验,走走停停,节奏适中,大概一个小时,到了山顶的平路一带。沿途有四个瀑布,干旱无泉水,所有仙名美景,顿作平庸现实。走过右边的一座石桥,名曰梅公桥,据说是梅兰芳游览时捐钱所建,有普度众生之意。我顿时戏作诗一首《梅公桥》:“村上梅家天目隆,自言迁豫路千重。疑邀名贵望乡里,从此梅郎是梅公。”

到了禅林古道,两边到处是古老的柳杉,一排一排的,一丛一丛的,多达几十棵,甚至上百棵,树龄几十年至两三百年不等。这令我大开眼界,像是置身于《侏罗纪公园》之类的科幻大片的虚拟世界。这里分明是原始森林,与右边的万松林相接,组成西瀑大森林,以金钱松居多,是我最喜爱的原始森林地带。望着万松林的出口,我突然后悔刚才没有由此登山。真个是失之交臂,只怪此次旅行的前期资料搜集不足。到了昭明寺前,旁边一口古泉遗迹,无牌,应该是洗眼池,与萧统读书失明有关。迎头是天王正殿,正有一个女居士学法,我们不便逗留,赶紧往里走。平时几个居士上课,今天只有一个。

殿后山坡石墙、佛殿山墙上,几处硕大显目的警示标语,诸如扬正气、反邪教之类,大有出戏穿帮之嫌,有些令游客不快。这些可能是寺院自己的意思,求生欲很强。寺院里,和尚、尼姑很多,居士、义工很多,此处是南朝古刹,自然是修行修仙的净土。时已正午,我们只能在寺院里求斋饭素食,专业术语叫做挂单,十元一份,规矩很严。如除尽外物,男女分席,双手合掌,默念十遍,阿弥陀佛,使用公筷,吃不言语,饭后倒水,旋转冲洗,喝光收碗,赶紧走人,不得逗留。我见斋堂一个扫地的女义工长相漂亮,外面花坛栽有秋海棠等花卉,想多看几眼,拍拍照,很快遭到一个女执事的盘问与驱逐。她问我是否信佛,似乎是试探,意在发展信徒,见我回答“信一点”,就立即表明态度。

兴致消失,回到正殿,才想起寺院里很多景点未去,尤其是韦陀阁。它里面有韦陀菩萨的大型坐像,迥异于其他寺院的韦陀菩萨的小型立像,成为该宝刹的至宝。还有昭明太子读书的分经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走向有关。他在那里评点《金刚经》,编撰《昭明文选》,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家里有一本精装版的《昭明文选》。两个女义工说,那里在后山顶上,上下一趟,需要半个多小时。喜欢《昭明文选》的我们,到底放弃了。下午一点,太阳高照,恹恹无神,惟求下山。回到梅公桥,往左边走去,到了索道处,坐着滑下去,再坐游览车、公交车,就回去了。此行多有遗憾,没有去万松林,没有看见大瀑布,没有去分经台,没有细看佛殿。随后据人介绍,还没有运用正确的登山方式,也即先坐索道上山,轻松游览寺院、森林,再从万松林下山,就不会觉得疲倦。

傍晚,在村里公路散步,突然下雨,在路边小店避雨。店里卖各种土特产,如小香薯、黄精、百合、土蜂蜜、豆瓣酱。店主是一个黝黑精干的中年汉子,他家的豪华别墅就坐落于店铺后面。他很是健谈,自动打开话匣子。店里是什么季节卖什么,秋天里会卖板栗、山核桃,他家门口有一些果树,山地里有大片果树。果树太多了,家里人手不够,需要请人采摘,而且山地爬树采摘有一定风险,每年会从树上摔死人。最大的问题是成本不划算,山核桃连人工成本是70元一斤,而市面卖价是50元一斤,如今种果树变成了赔本的买卖。他家孩子们早已进城,对种树摘果毫无兴致。打果子、抢果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溪沟对岸村巷里的一棵枣树,蜜枣红艳艳,挂满枝头,无人问津,沉醉于自己的古典意境里。果农后继无人,前景堪忧。

听说我们登山的事,他顿时兴奋起来,悠悠讲古,弥补了我们很多见识。十几年前,昭明寺重修扩建,所有的石材、木材,都是人工沿着石阶挑上去的,村里300多劳力全投入进去,在公路上排起了长队,为了每天100元左右的工钱。如果换到现在,村民就不会去卖苦力,挣钱观念变了,体力也不允许。那是整整一代人的回忆,如今的年轻人都喜欢进城发展。寺院越来越红火,招收了许多僧人、居士,山顶上院最多有2000多人,还在山下村里扩建了下院。因为人数庞大,鱼龙混杂,出了经济问题,市衙门要求裁员严规,于是上院保留300多人,下院保留200多人。即便如此,寺院依旧红火。

我的理解是,如今隐逸修行的人越来越多,都去名山古刹,因为物质膨胀、信仰缺失、情感受挫、瘟疫流行、社会失范等现实问题,因为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了,权且叫社会进化了。只要是修行净土,就会有很多人慕名而至,甚至不惜一切代价,甘愿付出所有。他们中极少有人以此炫耀修行生活为目的,不会去拍抖音,发微博,做网红,哗众取宠,如此只会打扰自己的清净修行。陕州终南山隐居修仙者也极多,中青老男女皆有,据说达1万多人,已经人满为患,那里一间简陋的民房,近两年每月租价由400元涨至2万元。有些人不得不走下圣山,返回喧嚣的城市。对此,大家不妨去读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一书,对终南山的一群修道者,做过很详细的调查分析。

此外,五台山、武当山、嵩山等名山宝刹的和尚、尼姑、男道士、女道士,也都与日俱增。我老家一座小小的太平寺,把持在附近村庄的几个居士手里,道场不断,香火旺盛。除开利用宗教盈利谋生的不正当因素,许多人活着活着,就越来越孤独,不愿意再见到世俗大众。包括一些历史名人、文化名人。文友故交几次提起,将来退休养老,我们可以结邻定居,找一个远离尘嚣且医疗适宜的深山。我说我会种菜,会炒菜,会讲典故,会讲笑话。

闲来没事,可以沿着公路在梅家村附近走走。梅家大院的上方,丝瓜、南瓜、冬瓜随意长在路边空地,搭着架子,或者趴地爬墙。一枝凌霄花探出人家的院墙,极其灿烂。一只九斤黄的老母鸡在路边啄食,见了人赶紧逃走。拐上分叉的公路,上面是梅家村水库,蓄积山泉,一派青绿,专门供应村里饮用。芭蕉、芦荻、红果冬青之类,以及两棵生苔爬藤的古老的板栗树,生在路边,点缀泽畔,别有韵味。上面有零星的农家,房屋简陋,因远离进山拜佛的公路,无法开展食宿生意。即便如此,他们也可以换一种经营方式,加入旅游业的合唱。即便全无,也各自奔忙,不会像我老家的人一般,整天坐在家门口,观望外面的世界。

“大树底下”和梅家大院的门口,总有两三个当地女人推车卖山货,各种蔬菜、坚果、药材、花茶,笑嘻嘻的,主动跟客人打招呼。在大院门口,我多次检视一个面善女人的摊点,被其反复劝诱,直到离开时,才勉强买了两盒野菊花茶。在我的逼问下,她不慎说漏嘴,指出这些山货熏了硫磺,能存放许久。我问菊花茶是否也熏了,她讪讪推说没有。后来我上网查询有关知识,发现她的菊花茶是干枯、坚硬、纯色的,到底被熏了硫磺,吓得赶紧将两盒扔进垃圾桶。这种情形很符合江南人的特点,微笑着递上礼物,里面暗含着慢性毒药,心机重啊。对于售卖干货的人,一定要留个心眼。

继续上坡,转过一处带竹林幽径的豪华私家别墅,一处带竹篱花卉的养鸡场,可以突破高山的拘囿与遮蔽,回望昭明寺景区的大门,依稀传下佛教音乐。别墅旁边有破旧的老屋,江南土楼形制,偷偷开门进去,里面搬迁一空,尚余一架鼓风机,几根椽木。我如幽灵一般,行走其间,登上楼去,各个木板房间依旧整齐,人去楼空,不着一字。一片阳光照射在积满灰尘的木楼板上,隐隐浮现出昔日的欢声笑语。很多人去城里买房,去镇里建房,愿意留住村里老家旧居的模样,想念的时候就回来看看。

继续上坡,到了分叉公路的尽头,山顶三户人家,一片田园,竹木阴森,除了一对老夫妻,几乎无人居住。一棵巨大的猕猴桃树,结满果实。老妇说这树有十几年,我猜应有几十年。我原先以为猕猴桃树是灌木,没料是乔木,猕猴桃也是桃啊,树冠也高于其他桃树。见我独自深入这里,徘徊流连,不停拍照,这对老夫妻啥也没说,似乎早已习惯了。他们比寺院的执事通达得多。寺院毕竟是一个讲规矩的地方,比不得山野规矩极少。若是能自力更生,古往今来的多数隐士更愿意选择山野做隐居之地。

梅家大院的下方,是村里的核心区域,溪流淙淙,拱桥、轩亭、秋千、竹篱、古树,到处都有,几乎家家都经营旅游生意。一户人家土楼破旧,老人怡然自得。他家门前有一棵七叶树,树龄60年左右,而临安灵隐寺的一棵七叶树,树龄620年。七叶树又叫娑罗树,与菩提树、贝叶棕合称为“佛国三宝树”,是释迦牟尼佛涅槃的地方。两个尼姑前来洗涤用具,向我们打听。她们是昭明寺下院的,从村里抄近路而来。见我们是游人,她们倒有点不好意思。

下院原名昭明庵,建在山坡上,较为陡峭,正在扩建重修中,较为凌乱。正门楹联与上院的一致:“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下院的宝物,是一棵古老的南方红豆杉,树龄1510年,栽种于齐梁时期,正是昭明寺的始建时节。这是我平生见过的最古老的树,以前在神农架见过一棵“千年杉王”,树龄1100年,栽种于唐代。据说,同属太湖源镇的上阳村有一棵圆柏,树龄2010年。可是,这还不是钱江一带最古老的大树。

西天目山有一棵野生银杏树,是“大树王”,树龄1.2万年,树径2.28米,此树老、壮、青、少、幼22棵,共生一根,相互依傍,被誉为“五世同堂”。中国各地千年银杏树很多,但都是它的子孙。据研究,银杏树是侏罗纪时代遍布北半球的植物,并未因恐龙灭绝而灭绝,但在300万年前至1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时期,濒临灭绝,世界上唯独这棵古银杏树存活下来,被誉为“银杏之祖”。也即是说,这里因为岩体坚硬等原因,受到第四纪冰川的影响较小。在炎黄时代,这里应该是东海中的一座“仙山”。至今,野生银杏树极少,因为大多数动物不喜欢杏仁有毒的银杏果,无法帮助消化坚果外层,幼芽也就无法自然长出。在那一带,树龄在500年以上的柳杉有500多棵,还有一些高耸入云的金钱松。没有去西天目山,是我们此行的一大遗憾。

“大树王”的1.2万年树龄,是树下碑文介绍的,也是植物界存疑的。这个树龄应该是根据22棵共生银杏的总体树径计算的。如果单单根据其间的一棵“祖母树”的树径进行计算,一般认为它有1500年至1600年。世界公认最古老的大树,是瑞典达拉纳省的欧洲云杉,其根部已有9500年的历史,但树干高度只有4米。中国公认最古老的大树,是陕州黄陵的轩辕柏(侧柏),树龄5000多年,但是也有外国人研究推测,它其实只有3700年。齐鲁日照的“银杏树王”,树龄将近5000年,被誉为目前世界现存最古老的银杏树,“天下第一银杏”,于1990年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下院背后,是东天目山古道,连接上院与下院,也是古代至现代登山拜佛的必经之路,苏轼、袁宏道、郁达夫均由此登山,郁达夫在日记《游东天目》中写得明白。石阶由乱石堆砌,较为凌乱。古道沿途一里一亭,如三里亭、四里亭、五里亭、九里亭,方便行人歇息。到了山顶,直接禅林古道。因前日登山劳累,我在三里亭止步,坐在石头上乘凉。一个老和尚在附近上下走动,嘴里不停念着阿弥陀佛,脸色有些抑郁,甚至是苦痛,神秘。他似乎有什么东西需要解脱,需要自度。我不便打扰他,赶紧下山走人。

公路下边的三座村庄,依旧隶属东天目山村。公路两边,成排的高大柳杉,110至160年不等,沿线约有两里路,堪称一绝。小车奔驰向前,两排古树掩映,夹道其间,看两排古树快速后移,确实很有感觉,很有节奏。如果音响里配上《你莫走》的流行歌曲,就别有一番人生滋味。天目山最古老的柳杉是700年,位于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主要覆盖西天目山,那里还有中生代孑遗植物,如银杏、鹅掌楸、连香,有些古树树龄1000年左右,有的更古老。至此,我忽然明白,天目山是临安乃至江南的圣山,被誉为“大树华盖闻九州”,建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犹如神农架之于荆江。神农架有中生代孑遗植物珙桐、鹅掌楸、连香,还有许多白化动物。在《山海经》里,天目山被叫做“浮玉之山”。

绿色王国的天目山,除了植物茂密、古老,野生动物众多、独特,据说红嘴相思鸟最为著名。禅林古道边,竖着禁止抓捕娃娃鱼的警示标牌。野生娃娃鱼隐藏于溪流边的岩洞、石穴中,也是恐龙时代就有的古老物种。因时间仓促,偏走公路,我很少遇到稀奇的野生动物,只在公路上遇见被压死的赤链蛇、步甲虫。如果没有同行有人一家的牵制,我可能会走到更多更远的地方去。梅家大院的老板说,他家菜园农田被野猪拱了大片,尤其是红薯、玉米,一夜之间,几乎全部毁了,不知如何是好。

今年春天,野猪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名录以来,它们泛滥成灾,四处破坏庄稼,这是一个问题。一户农村夫妇,因为庄稼大面积被毁,猎杀了八头野猪,被判刑。我到山林里旅行,需要多加小心。不久野猪又被踢出野生动物保护名录,足以证明中国有些专家建言与决策的可笑之处。此外,某地白鹭泛滥成灾,上千只入侵葡萄园,啄破顶棚的塑料膜,将葡萄吃光了。在越州枫桥镇,我亲眼看见两百只白鹭盘踞稻田,啄食昆虫之余,毁灭了这一带的全部青蛙。人与动物友好相处的结果,是相互找麻烦,只要是脂肪类的活体生物,就没一个是省事的。

天目山旅行、暂居,除了纳凉,疗养,美食,还有科考,创作,娱乐。每一项,都对应着人的身体的一种满足,一种舒适。这里的创作,包含文学、绘画、音乐、舞蹈、影视、网络,每一项都能够找到合适的素材和元素。我虽不能见证、实证,却有此等见识,此等预知。我的各种风物考察,只是一种观察,一种爱好,与现实名利无关,与个人生存有关。这里有关的诗文、绘画很多,不一而足。所谓娱乐,不过是唱歌、打牌、打麻将、跳舞,随意打发山居时间。梅家大院的大堂里,来了一批游客,一个模样斯文的老头盯住我,说我像是香港歌星张明敏,邀请我一起唱歌。这已不是第一个人说我像他,所以我猜出他说我像谁。以前K歌的大多是青年,如今K歌的大多是中老年。不是青年不再唱歌,他们大多去了抖音、唱吧等娱乐平台。中老年以前不好意思K歌,如今学会享受生活。

他们在大堂纵情唱歌,仿佛在山上喊山喊坡,在城市里压抑久了,需要到山里释放。趁他们不在,我下到大堂,唱了张明敏的《爸爸的草鞋》,又唱了费玉清的《北国之春》。都是老歌,都是男中音。嗓音野性、不懂旋律且不善发声的我,只适合唱这些具有古典诗意风格的歌曲。另一批游客中,一个喜欢唱歌的中年女人,只是一面之缘,也立即说我像张明敏。张明敏于年轻一代可能生疏,于中老年一代却是不灭记忆。据梅老板说,每年前来的游客,最喜欢的娱乐项目是跳舞,在楼前的广场跳篝火舞,或者跳民族民间舞,其次是练太极拳、太极剑,身心极为放松。在风景优美的地方,城市常见的广场舞是不相宜的。

第四天上午,我们动身离开时,那个喜欢唱歌的中年女人恰好在大堂里,我跟她道别,她激动地向我挥手道别,并啧啧称赞说,我是一个好男人,是一个阳光暖男。看人看本质,这是真的。不更事、不懂事的人,大多认为我脸上笑容不多,可能内心阴暗,殊不知我的微笑是温馨的,友善的,内心是柔软的,温和的。与我们挥手道别的还有梅老板,对每一批游客都是如此,一脸微笑,和善的微笑。一切都是互利互惠,不做一锤子买卖。梅老板是天目山的土生土长的居民,对于自然生态、植物知识的兴趣可能平淡如溪流。

前来游玩、住宿的一般游客,大多数是中老年,喜欢清静,喜欢植物,热爱锻炼,热爱生活。有的九十多岁,精神很好。有些跟随前来的孩子喜欢自然,会无比兴奋。有知识的长辈,会适时教导各种博物知识。对于自然生态、植物知识的探寻与研究,早已逾越我的文艺创作和研究的专业范围。一定强度的业余兴趣,有时是人的真实面目,寄寓着最佳的人生追求,就像自己取的笔名。我的观察、写作、唱歌,其实都是正声雅言,讲究纯正通达,类似桐城风格,显得有些不合群体,不合时尚,很容易被人误解,以为不识时务,不堪大用。正如范仲淹所言:“松桂有嘉色,不与众芳期。金石有正声,讵将群响随。君子著雅言,以道不以时。仰止江夏公,大醇元小疵。”

2020、8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7,966评论 5 4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3,170评论 2 37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4,909评论 0 32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959评论 1 26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851评论 5 35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583评论 1 27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956评论 3 38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590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878评论 1 29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892评论 2 31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719评论 1 32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501评论 3 31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957评论 3 30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12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440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003评论 2 34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1,211评论 2 33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是我第三次来天目山旅居,每当坐在‘‘来燕山庄’’的‘’天井‘’休息纳凉时,看着主人家庭院里己有40多年挂满果实的...
    妈咪张阅读 1,813评论 1 3
  • 素有“大树华盖闻九州”之称 主峰仙人顶海拔1506米,古名浮玉山。 “天目”之名始于汉,有东西两峰,顶上各有一池,...
    五木登阅读 357评论 0 1
  • 文 / 陈红华 01 夏日避暑纳凉,海岛海滩,玩水的地方备受青睐。密林飞瀑,浓荫蔽日处亦是选择。 有着“大树王国”...
    书叉脸困觉猪2阅读 1,759评论 5 25
  • 人如城,人如垣。武田信玄如是说。 大概意思认为防御良好的城池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是...
    重舟阅读 1,316评论 0 1
  • 进西天目山禅源寺景区大门,服务人员说:“沿着前面的山路一直往里走。”踏着平坦的石板山路,路旁有许多介绍天目山的牌子...
    临湖风阅读 1,490评论 7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