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吉林市阳光乒乓球俱乐部的老板韩姐,组织球友们去卧龙潭游玩。
我因故没有报名,看到他们回来后在群里分享了大量的照片,有高山有流水的,看得我心生羡慕,感觉他们不虚此行,出去玩玩真好!
遗憾之余,我心生感慨:再有机会,定会与你们同行!
旅游的意义之于我:远离城市的喧嚣,暂别柴米油盐的庸常日子;在外游玩时心情得到放松;还能在旅途中结交到不少好朋友。
即使在外面玩的过程中有瑕疵,但是事后回忆起来心里也是美滋滋的,就像我在年初的黄山之旅,就是此感!
微信真是个美好的存在,它就像日记一样,时刻能打开尘封的记忆
春节期间,我们全家旅游了半个月,在我的微信相册里找到黄山旅游是在2月16日,按图索骥,远方像电影一样在眼前浮现并清晰开来。
那天早晨4点半,我们一家就被急促的闹钟惊醒,赶紧穿衣服、洗漱、带好随身携带的物品,5点钟准时从宾馆出门,此时外面还黑蒙蒙的,世界一片安静。
在楼下站了才几分钟,我们事先花2000元包的面包车就到了。
陆续上车后,车立即在夜色中载着我们一行人,从合肥向黄山疾驰。
望向窗外,世间万物渐渐明朗,天一点点的亮了。
两个小时后已经是旭日东升,真是个好天气。
黄山,我们来了!
2月份一年中的旅游淡季,按惯常应该是游客稀少之时。
可是那几天恰逢春节前后,黄山免费对黄山市人民开放,因此游人如织。
我们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才轮上旅游车将我们一行人,拉到黄山脚下。
当时有两条路可供我们选择,一条是排队坐缆车上山,另一条是徒步爬上山,我们一行10多人选择了后者。
“看花容易绣花难”,起初我们一行人还在一个方队,慢慢的就有人陆续掉队了,我始终走在最前面,坚定一个信念:我一定要爬上黄山。
我一凳一凳的往上爬,渐渐的我回头看不到一个同伙了,但我只能向上走。
在路上,碰到有坐缆车上山然后再徒步下山的游客,我问他们离山顶还有多远,他们说:“还早着呢!”
一丝绝望在我脑海闪念,可是来自心海的声音提醒自己“千万不要放弃,大老远来的,不到山顶多可惜啊!”
黄山此时的植被不是满目葱茏,所谓的绿也是那种深绿色,山则是青山的本色
我往山下看已经越来越险峻了,再往山上看,湛蓝的天空下,一条上山的路直冲云霄,游人排成一队奋力的往上爬,山顶似乎遥不可及。
这哪里是爬山,分明是在登天!
我给自己定下目标,往上看记下一个标志物,爬到目标就歇两分钟,然后再继续如法炮制的前行。
远道无轻载,两个多小时过去了,我背的双肩背包越来越沉重了,汗水打湿了我的头发,已经举步维艰,不得不停下来休息。
我累得像条狗般地喘着粗气,环顾四周,黄山的环境保持的真好,细水潺潺的在山间流过,阳光透过浓密的树叶,细碎的光线映在水中,留下斑驳的流动的光影。
我看的出神。
这时我惊讶地看见,有担夫挑着前后满满的物品正走上山,步履稳健有力,还有清洁工人在捡垃圾。
我握紧了我手中空的矿泉水瓶,一路都没有松开,劳动人民真的不容易!
我正浮想联翩,这时一个声音把我拽回现实,提醒我,前路仍然漫漫!
他是一位50多岁的男的,可能看我满脸是汗的样子,对我说:“我帮你拿包吧!”,面对陌生人的关心我心怀戒备,可是实在是太累了,没有底气也不忍拒绝。
他接过我递给他的包,背在他的身后,我仔细瞅了瞅他,他的手里只拿着一瓶矿泉水。
一问才知,他家就在黄山市,平时工作忙,没时间上山,恰好赶上春节期间免费,上山溜达溜达。
没有了背包的束缚,我轻松许多,脚步也不再那么沉重。
路上这个好心男还不时的用我的手机给我照相,旅途变得不再寂寞了,走走停停也不那么累了。
渐渐的爬到了上图叫“一线天”的地方。顾名思义:此处的路窄得只容一人通过,往上看,天只露出一线白光。
过了此处,一打听马上就要到山顶了,心里豁然开朗,终于有盼头了。
我在此处从好心男手中接下包,她帮我照相留影。
我跟他道谢并说声再见,事实是今生再也见不到了,连他的长相都模糊了。唯有看到照片让我想起世间还有这么个好心人。
看照片上的我表情平静,其实已经累到不行,想笑却笑不出来。
但心里美滋滋的,啥叫先苦后甜,这回体验到了。
继续爬,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看到黄山峰顶的标志~迎客松了。
这时所有的疲惫似乎都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胜利后的喜悦。
山顶上照相的人密密麻麻,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还有自豪的笑容。
尽情的享受着冬日暖阳。
我看看手表,从爬山开始到山顶历时4个多小时,我都佩服我自己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接着等了半个多小时才等到爱人也到达山顶。
我两人已经精疲力尽,买票坐缆车下了山。
到山下一问才知同行10多人,只有我俩坚持到最后也笑到了最后!
人们都说山顶美,我看过程更美。
在归途的车上,没有爬到山顶的人都说:“以后旅游再也不登山了,就在山下傻傻的等车,真没意思。”
我则相反,我爱登山,因为黄山曾被我踩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