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藕,在文人墨客口里,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贵情操,但对于我而言,它却有特殊的含义,让我对它又爱又恨,也因为它,我懂得了很多。
那是在读高中的时候,一直在务农的父亲为了扩大收入,在村边承包了一大片藕池,估计有2-3亩地。每到冬天的时候,都是父亲一个人挖藕卖钱,我偶尔在课余时间帮过几次忙。那是一个宏大的工程,首先需要把莲藕池的水抽干,这个时候父亲就会用家里的农用拖拉机作为动力,架设水泵、水管等设备,往往一次就要连续抽水一整天。接着,就是分片一点点地挖藕。首先,要穿着胶鞋,戴着橡胶手套,先用铁锹把表面的泥巴铲掉,然后徒手去把莲藕扒拉出来。这个过程是比较耗费力气的,需要弯腰、屈膝、在淤泥里跳来跳去,还要把挖出来的莲藕搬到岸上,用三轮摩托带回家。带回家后还不算完,我们还要用水管将莲藕表面的淤泥冲洗干净(有时候是晾干,把泥巴徒手扣掉),然后打包装车,第二天凌晨三四点的时候,父亲会把莲藕拉到批发市场上卖掉。然后回来补觉,白天接着挖。整个莲藕池要挖完需要多少天,我现在已没有概念,总之那几年往往要忙到春节前两天。这一点是让我崩溃的,原本春节前应该享受过年的幸福氛围,我们家却反而更忙碌。但是没办法,我们需要这笔钱。
记得有一年春节前两天,莲藕的价格特别好,一辆三轮车的莲藕就可以卖大几百块钱,而且卖得特别快。父亲特别兴奋,一直在连续的开挖、晾干、扣掉泥巴、装车、去菜市场卖掉。我和母亲就负责在家里的作业,晾干、扣掉泥巴。因为连续干了几天,我和母亲都疲倦了,甚至心累了,就跟父亲说不想弄了。现在想想,那时候的父亲真的不知疲倦。挣来的钱也不是给他花的,都花在了家庭的日常开支和我的学费上面。但他还是用他那双粗糙的、长满老茧的手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把自己的体能发挥到了极致。虽然父亲没有灵活的经商头脑可以让他远离体力劳动,但他在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方面做到了最好,撑起了这个家。
记得有一次,我在帮父亲挖藕的时候,不小心抓到了淤泥里的玻璃片,手指被划伤流血了。父亲看到后就让我上岸了,然后自己默默地继续劳作。如果手指划伤的是父亲,我相信他应该不会在意,还依然会继续干活。甚至有的时候,他在挖藕的时候还会徒手抓到蛇。这在一些人看来是无法接受的,无法接受随时会抓到蛇的工作,但我的父亲接受了,然后坚持做了很多年。
后来,村里把莲藕池收回了,我们再也不用挖藕了,但我和父亲在满是淤泥的莲藕池里俯身挖藕的场景却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也许,那个场景是我生命中的一盏灯,在我觉得自己经受困苦的时候,它会用它那柔和的光亮扫除我心中的阴霾。我在想,人真的是一种神奇的动物,可以整天吃喝玩乐、享受安逸,也可以忍受肉体或精神上的痛苦与折磨。所以,不需要担心未来的生活是怎样的,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我们都会走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