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远的背后带领》阅读第27天
第四部分:无伤害
4. 沟通,而不是攻击:当我们放下攻击的念头,无伤害地沟通时,会发生什么呢?当你是自我负责的,就会出于尊重自己的感受而去跟对方表达,真正的沟通是基于对自己感受的负责,而不是出于攻击。
当你不接纳事实时,你必然会有攻击,企图以不尊重对方的方式,让对方尊重你。当我们愿意放下攻击,带着爱,就有可能转念遇见爱。凯蒂说,暴力只会教导暴力,焦虑教导焦虑,而平安则教导平安。小尊重带来尊重,诚恳换来诚恳,爱会遇见爱。真正的沟通,没有攻击,没有伤害。
5. 寻找消失的愤怒:我们身上的攻击性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愤怒、焦虑、悲伤、挫败等,这些不被接受、没有表达的情绪,不会凭空消失,这些被压抑的情绪会迂回,以其他形式呈现出来。它们要么让我们穿上更厚的盔甲,有了更多的防备,要么增加我们的攻击性,攻击他人,也攻击自己。
一个处处防备的人,无法靠近别人,别人也无法靠近他,他的内在充满恐惧,以至于无法跟他人有真正的联结。而一个充满攻击性的人,推开别人的同时,也在远离自己。防备、攻击,攻击、防备。严重的话,内在世界崩塌,所谓的抑郁症应运而生。在我看来,抑郁症是情绪累积得太多,我们再也无法抑制住,但又不知道如何面对,深陷其中,最后只能任由这些情绪主导自己。就像装满水的瓶子,再装,就只能往外溢,最后变得无法收拾。
一切的核心都是如何看待我们的情绪,如何与我们的情绪相处。情绪没有好坏之分,当下的感受升起,如实地表达,让这些感受完成自己的旅程,而不是因不被表达而卡住、堆积。更核心的是,你能允许自己去感受吗?靠近自己、关爱自己的第一步,就是带着觉察,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然后允许自己去经验那些发生在身上的感受。被经验的感受,就会像流走的水,不再淤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