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部分党员领导干部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足、存在不良心理和私欲动机等原因,“政治骗子”屡屡得逞,进一步导致此类现象的传播范围不断扩大,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撕开“政治骗子”的伪装,铲除“政治骗子”的生存土壤,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是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只有不断加强党性教育、强化警示教育、提升识骗防骗能力,健全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才能有效铲除“政治骗子”的生存土壤,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一是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和防范意识。首先,要加强党性修养,作为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通过学习党的历史、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要强化警示教育,作为党员干部要定期参加警示教育活动,通过观看剖析典型案例,生动展现“政治骗子”的伪装手法和行骗过程,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政治骗子”的危害性和欺骗性,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防范意识。
二是健全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不断拓宽监督渠道,鼓励和支持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社会监督方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同时,建立健全举报奖励制度,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激发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严格执纪问责,对发现的“政治骗子”行为,要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对涉及“政治骗子”的党员干部,要严肃追究其党纪政纪责任,形成有力震慑。
三是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树立正确政绩观,作为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以人民为中心,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加强党的理论修养,从思想上固本培元、增强干事创业能力、拒腐防变能力,以思想自觉牵引行动自觉,在实际工作中发扬优良作风。弘扬清正廉洁的价值观,树立规矩意识,严守“底线”,不触“红线”,倡导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的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