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消极思维的操控?
消极思维在心理学中也称为“防御型思维”,在生活中我们为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常常会设置很多防线,这些防线就是防御性思维的一种表现。
防御型思维的人不仅表现在过度自我保护上,思想上更僵化固执,不能接受新鲜的事务,所有打破传统或原来标准的行为,都会被认为是对自己的攻击和伤害;害怕受到拒绝,遇事都往坏处想,对事情没有客观的推断,会过度抽象的向坏处想,容易产生绝对化思维和被害者心理;还会有以“自我中心”的思维倾向,感觉全世界都应该以“TA”的需要转,都应该首先满足“TA”的感受,无法正确的换位思考和理解他人。
有防御型思维的人常常被这样形容:封闭、保守、神经质、固执、武断等。
防御型思维会限制我们不断创造和求索的思维,困住我们交往的脚步,会让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如同布满阴霾的天气,会偷走我们的快乐,所以我们要突破消极和防御,去寻找积极和成长的思维模式,该如何突破呢?
这里有三条锦囊妙计。
锦囊妙计——与自己辩论
1、实证式辩论:找到与不理性结论相反的证据。
例子:
每当我受到邀请讲课的时候,内心会不自然的升起一种莫名的担心,我会不会搞砸这件事,我想要退缩。
与自己辩论——不会啊,我讲过这么多次课,第一次外训做讲师的时候,甚至连课件都没有准备好就出马了,还是受到约课的安排了啊。
结果——没有那么糟糕,我已经成功的讲过很多次课了,每次都有进步,如果想更好,就继续学呗。
2、逻辑式辩论:如果真的那么糟糕了,该怎么让自己依然有信心呢?
与自己辩论——如果讲的不好,那就说明我在那个没讲好的部分还有提升空间,如果对方因为这一点就不和我合作了,那只能说明对方非常注重这一点,那我就要更努力提升才行啊。
结果——不管是推理还是逻辑辩论,不要将可能的问题绝对化或者抽象化,总之这个推理要尽量的客观、要符合一般的事务规律,而不自己臆想出来的。
3、实用式辩论:我这样想有什么用?
与自己辩论——我这么悲观、习得性无助又有什么用?难道因为自己心理害怕就逃避吗?逃避到什么时候才对自己有信心?难道成长不应该是在实践中积累出来的吗?亏了我还天天跟别人谈体验是最高权威,实践才是属于自己的成长。
逃避,是个胆小鬼,我不是胆小鬼,我有勇气辞职,有勇气做别人不敢尝试的事情多了,我最喜欢探险啊,面对那些奇怪的事情,没经历过的事情,应该更兴奋更刺激啊,只是觉得面子上有点过不去吧,可是失了面子又如何?又有谁会在乎呢?最差的后果依然是没有生意,上面也说了,做错了就是要承担后果,活在当下吧,承担就承担呗,再说了,哪个生意人不都是铤而走险的,哪个不是敢于冒险才成就了生意,那就这样吧,想这么多也没用,做了再说吧。
结果——想那么多也没用,先做再说吧,走一步算一步,成功与失败目前各占50%,这就是不错的成绩。没有这个业务前,成功的比例是0。进步很大小同学,加油。
附加题:
如何通过控制想法,实现控制自己情绪和行动呢?
用“实用6问法”
1、这样的想法会引发我什么样的情绪?——处理情绪
2、这种情绪是我想要的吗?——自我觉察
3、会触发我什么样的行动?——推理行动
4、这种行动是我想要的吗?——自我辩识
5、这样的想法会让我更好还是更糟糕?——找到结果
咦,意外收获啊,这正在不合理情绪疗法的冶疗过程啊(与不合理信念辩论),以后再遇到和自己“过不去”的时候,就用这种不合理信念与自己辩论一翻吧,赢一次奖励100块钱(向老公要Y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