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小群效应》作者徐志斌,是2017年在中信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关于互联网产品如何通过社交网络节点获取用户及商业收入的书籍。作者通过多年对独角兽类企业成长的研究发现,社交网络中小群/小圈子对他们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现在我们也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社交网络的搭建及维护,其中以社群(微信群)尤为突出。
什么是小群效应?
作者认为:人们活跃在“小群”中进行分享传播,引发巨大社交传播结果和转化结果的现象就是小群效应。
通过对【微信读书】跟【全民K歌】某次活动的数据分析,作者发现
1、用户更愿意分享给强关系好友与小圈子,而不是朋友圈。
2、人人都想进大群,人人活跃在小群
身边案例:
我有一个好友,她喜欢玩王者荣耀。每次需要分享的时候,她都喜欢发到我们的小群中,很少往朋友圈发。
我自己本身有很多群,但是每次有好内容分享,我都不喜欢把内容发到朋友圈,除非是要求必须发到朋友圈的或者我觉得发到朋友圈更合适的内容,否则我都会把内容分享到群里。
优秀社群的三个衡量标准:
1、人们互相认识
2、人们互相信任
3、成员之间互动频繁
个人感觉这就是一个熟人关系网的社交群体。把陌生社交引导转化成熟人社交,让用户之间彼此提供价值的时候更容易被接受。
社群如何划分有助于活跃度?
社群在划分的时候可以借鉴“三近一反”的方法。
三近:兴趣相近、年龄相近、距离相近。(不是强制指标,也可以有其他的相似点)
一反:最初指性别相反,后来相互帮助却又存在冲突和协助的两方
作者经过大量社群研究发现,大部分社群都是根据距离(老乡、同城)、兴趣(同喜欢一个明星,同样喜欢画画)、年龄(80后、90后)来划分的。当然也有其他划分的方式
分法1:
事件驱动:人们为了完成某件事而共同协作的群(如:临时项目群)。活跃周期受时间限制,一旦事情完成群就作废。
关系驱动:人们因为各种社交关系而聚在一起(如:商务群)。由关系驱动的社群,如果存在一反活跃周期会变长。
分法2:
熟人型、陌生人型
分法3:
浏览型、互动型
此类分法一般适用于内容驱动的社群,用户会有浏览、互动等行为。
分法4:
关系平等:社群共享,一般存在没有KOL的群体,大家会彼此共享知识、内容。
关系不平等:权威序列,公司或者有明确KOL、领导型人物的社群。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并且成员必须遵守。
PS:用户对距离很敏感,但用户不会经常花时间维持建立关系,广泛的兴趣很难成为用户沟通的兴趣,而用户往往只对跟自己相关的内容感兴趣,所以细分用户很重要。
用户对群体的六大诉求:
理性需求:问答求助、分享知识与资讯、管理和储备潜在关系
感性需求:炫耀、获得认同
文化吸引力:共同认可的长期目标和价值观
相似的原理也出现在马洛斯需求跟李叫兽的5种社交币当中。我们会发现其实内容都差不多,只不过说法各有不同而已。
李叫兽社交币分享 主要是从如何刺激用户分享方面分享的。
那作者是如何看待用户分享的呢?
作者把用户分享的行为分为六种,分别是:
荣誉驱动、利益驱动、关系驱动、事件驱动、地域驱动、兴趣驱动
荣誉驱动:用户想要塑造自己想要的形象。
(关键字---比拼、虚荣心、炫耀心、成就感、愉悦感)
注意事项:
让用户知道有人在跟他比
用户希望不断进步,希望能进入比自己更强或地位更高的群体
社群需要流动性,如果不流动总是和固定的人比成就感会持续下降
用户更关注跟自己相似的群体,所以更容易受这一群体的刺激
如果用户排名更低,尽管以他为核心呈现前后排名用户仍会感觉无力升到更高的级别,从而放弃。因此需要注意把大池塘划分成小池塘(开心消消乐游戏排名除了全国排名,还有附近人排名等)
利益驱动:用户喜欢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获取利益
(关键字---愉悦感、知识、红包、帮助、形象等)
注意事项:
用户想要利益,但利益不代表一切。如果利益能和用户塑造的形象、想要维系的关系和想要表达的诉求相结合,将会产生更大的能量。
假如把喜欢分享的用户成为“连接者”如何找到这样的人呢?
1、加群内所有人为好友
2、阅读目标用户近半年以来的朋友圈/微博信息,并记录到表格中进行分析
(书中提供了多种维度,感兴趣的可以自行买来看下)
在运营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就迷惑现阶段怎么做才是最好的?其实运营很多方法是共通的,只要合适就是最好的。附上强运营和弱运营的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