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好,看见你幸福的样子,于是幸福着你的幸福。——村上春树《国境以南太阳以西》
当我们能够精准地标识一个情绪时,我们就是在做不带任何评判的观察。当我们不带评判地关注情绪时,就是在接纳它。
接纳并非让自己沉浸在痛苦之中难以自拔,而是善良的一种表现形式:在生命中的此时此刻,你坦然面对真相并承认自己的处境。
减少痛苦煎熬的唯一手段是与痛苦共处。
当我们感到痛苦时,会发现自己对其他人怒火中烧,对自己万般苛责,或者冲动鲁莽地做事而不考虑后果。
每当我们被自己的情绪虐心的时候,最难的恐怕就是放慢速度后退一步,看看自己的感受是不是源自事实,我们的行为是不是有利于自己的福祉或者符合自己的价值观。
接纳意味着寻求有效的行动而非陷入评判的泥沼,无谓地争执“对”与“错”、“公平”或者“不公平”。
接纳,意味着不带评判地关注。这并不是说你绝不可以有这样的想法,比如“我不能忍受自己是这副模样”,而是说当你有这种想法的时候能够察觉到,比如“这就是一个想法而已”。
一个练习接纳当下的方法就是全然地聚焦于对自己呼吸的觉察上,认真地做每一个呼吸动作,这被称为“正念呼吸”。
我们对某件事的想法、信念以及评价,即诠释,会影响我们的感受。你可能会发现,在一模一样的情境中,不同的诠释会引发你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改变你的行为能够改变你的大脑!
通过吃东西来让情绪停止的做法,会导致你错误地认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来管理情绪。
大脑是主动的,也是可塑的。每当我们反复地做出某种行为时,就是在增强这些行为内在的神经元连接。与之相反,变换焦点和改变行为就会改变大脑。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经历,去追求某些对我们并不真的那么重要的目标、习惯或者人生故事。因为熟悉,才让我们备感安慰。对于什么对自己真正重要,我们可能莫衷一是、不明所以。
情绪爆发的时候,我们要去接纳、感受,不能做直觉想去做的事情。可以转移注意力,先离开,或者深呼吸、冥想,不要去纠结,顺其自然就好。情绪就像沼泽,我们越是扑腾,陷进去越快,要慢下来,慢慢地爬出来。
--------------------华丽的分隔线--------------------
以书为缘,因缘际会。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而不是井底的日月高山,浅薄近乎麻木。我们的手上拿着书,我们就掌握了世界。
关注公眾號:re思维,一起读书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