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557—641),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字信本,唐代书法家、文学家,“楷书四大家”之一,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家”,与虞世南并称“欧虞”。欧阳询的书法造诣极高,其楷书法度严谨,正中见险,骨气劲峭,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后世称为“欧体”。其传世碑刻有《房彦谦碑》、《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虞恭公碑》、《化度寺邕禅师塔铭》等;存世墨迹有《梦奠帖》、《卜商帖》、《张翰帖》等;编著《艺文类聚》一百卷。
我对于欧阳询楷书的练习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在我小时候的书法练习中,所见的唯有欧阳询的九成宫,眼界没有打开,心无旁骛。觉得眼里只有唯一的这一种。
第二阶段: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这一阶段见了很多法帖,也尝试了许多楷书的笔法,觉得每一种楷书都自有其妙处,有些嫌弃欧体未免太中规中矩馆阁气味太浓没有变化;也开始透过书体通读全文,觉得是历史与政治的亮点为其书体镀了光芒,书法的意境与整体审美其碑帖失了韵致。
第三阶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再练回欧阳询,于规矩中悟出了险劲峻利,眼里只有一笔一划的起承转折,每一个字的结构平衡。觉得每一笔皆有来处,每一个字的横竖撇捺排列组合自有其道理。回到字的本身去看书法,惜欧体的奉敇而作,笔笔用心,艺术水准已臻化境。
我自幼习书,得之于父亲的启蒙。
父亲出于诗礼传家之族,至于祖父,余荫已去,田土尽失,祖父被打倒,狼狈潦倒,于批斗饥荒中拣回小命,一箱箱古书一坛坛古币,被洗劫毁于一旦,片纸片瓷散落四处。从此,赌书泼墨的少爷成了百无一用的臭老九。祖父的笔墨纸砚及散落书籍,父亲偶从中拾得只页片角,于是有了我从小的故事源泉和习字缘起。
父亲天性聪颖,苦于三岁丧母,贫苦无依,零落的秃笔残墨,没有书皮的九成宫法帖,也练出了一手好字。
父亲说:
欧体之妙,在于一笔一墨,皆谨严有度,规矩正气。
欧阳询的楷书,一直以来被视为楷书正宗,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楷书”或“天下第一正书”。《九成宫醴泉铭》铭文与碑文分别出自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和以直言谏君而闻名的宰相魏征之手,加之当朝皇帝李世民是中国封建社会数以百计帝王中一位较英明的君主,特别是”贞观之治”被公认为是封建社会的极盛时期,因此《九成宫醴泉铭》碑也被誉为”三绝”碑。
父亲敬佩魏征的直言纳谏,也喜欢欧阳询这个老乡平正端庄的笔意。他说:做人,要做一个一身正气的人。即便生活于泥淖,也依然要活得一身正气。
父亲一直教育他的孩子走正道,行事规矩认真,也影响了家里每一个人的做人的本分,渐成我们的家风。
父母疼幺儿。作为家中的幼子,我有了更多承欢膝上,与父亲一起吟诗唱和与父亲手把手教我习书的时光。那一本没有书皮的《九成宫醴泉铭》,每一页每一个字都承载了幼年我与父亲珍贵的亲子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