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找规律”隶属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重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观察能力。教材编排由浅入深,从简单图形、颜色规律起步,过渡至数字、算式规律,契合小学生认知特性。
本课时是基础章节,借直观素材引导学生洞察规律,为后续复杂数列、数学归纳奠基,更助其迁移规律认知至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该阶段的孩子好奇心盛、观察力强,初步具备分类、比较能力,但抽象思维尚在发展,探寻规律时易被表象迷惑,欠缺深度归纳总结本领。因此,教学要巧用趣味实例,助力学生从具象迈向抽象思维。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和推理能力,提升用数学语言描述规律的表达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规律之美,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
- 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图形、数字的排列规律。
- 能用简洁语言准确描述规律。
2.难点
- 探究、识别较复杂数字规律,如等差数列、交替规律的复合形式。
- 培养学生自主归纳总结、举一反三运用规律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1.趣味导入(5 分钟):播放一段动画,画面里小动物们按规律排队进入森林城堡,如小熊、小猴、小猴、小熊、小猴、小猴……引导学生观察小动物的排列顺序,提问:“下一个出场的小动物是谁?你是怎么知道的?”由此引出课题“找规律”。
2.探究图形规律(12 分钟):展示彩旗、彩花、灯笼三组图片,彩旗按红、黄、红、黄交替排列;彩花是粉、紫、粉、紫循环;灯笼为红、蓝、蓝、红、蓝、蓝分布。让学生分组观察讨论,汇报发现的规律,教师引导规范语言,如“彩旗是以红、黄为一组重复排列”。接着开展“摆一摆”活动,小组用学具按给定规律摆出图形,强化认知。
3.探索数字规律(12 分钟):在黑板写出数列 2、4、6、8、、,让学生观察思考下两个数字,分享思路;再给出数列 1、3、5、7、、 ,对比两数列规律。之后展示 3、6、9、12、、 ,小组合作探究规律,教师巡视指导,点明此为等差数列,公差是 3。
4.游戏巩固(10 分钟):玩“开火车说规律”游戏,教师开头给出简单规律,如 5、10、15……学生依次接龙说后续数字并说明规律;“涂一涂”游戏,发放印有图案但需按规律涂色的卡片,比谁涂得又快又对;“猜一猜”游戏,老师藏起一组有规律排列物品里的几个,让学生猜缺失部分。
5.课堂总结(4 分钟):回顾所学图形、数字规律知识,邀请学生分享收获、学习心得,教师表扬鼓励,强调规律在生活随处可见,要善于观察。
6.作业布置(2 分钟):课本对应练习题;让学生回家找一找家中或小区里存在的规律,下节课分享。
七、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彩色卡片、小棒等学具若干。
八、教学反思
教学中,多种游戏与情境激发了学生兴趣,学生能较好掌握基础规律。但复杂数列讲解时,部分学生理解慢,小组讨论参与度不均。后续要优化引导方式,关注个体差异,课前准备更分层的教学素材,提升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