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以为要证明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除了悠久的历史资料外,最贴地气,最直白的证据当属中国的饮食了吧。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对于老百姓来说,吃是顶重要的事,所以中国才会有那么多老餮不是。再言之,厨房的烟火气代表了一个家庭的红火。
纵观古今,人们从没有停止对美食的追求。就以传统的“八大菜系”为例,鲁菜、川菜、粤菜、苏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系系不同,各领风骚。再说技法:中国人发明了炒(爆、熘)、烧(焖、煨、烩、卤)、煎(溻、贴)、炸(烹)、煮(氽、炖、煲)、蒸、烤(腌、熏、风干)、凉拌、淋、扒、涮等烹饪方式。招招入味,口齿生津。
一物百做法,一料千滋味,各人各法,一人一味,吃食千种技法万般花样,只谓是赏舌更悦目。 你说如若不是中国地大物博,又怎能衍生出如此多样的菜系和烹饪手法呢。
遍地美食的中国,想要引领世界美食根本就是小case了。一个小小的煎饼果子根本不够看哦。总而言之,其实没有不喜欢吃的人,只有没有遇见合乎口味的食物。中国拥有数以千计的美食,总有一款能合您口味。
大爱我国的美食,不仅因为它们各具特色,色美味香,更因为它的不拘小节,包罗万象。这一点真得可以映射中国的脾性,包容融合,融会贯通。这也是自诩于吃货的我,最欣赏的地方。中国的饮食,从不限制于一种做法,它鼓励你去创新去改变,不拘泥于形式,和所谓的传统、规矩,菜的样式和味道,只取决于做菜的人和吃菜的人。我想这才是食物所传达的最本真的作用 。其实,简简单单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里,蕴含的是无穷的生活智慧。
对于各地美食的向往,也造就旅游在我心中的含义=找美食+溜街道±逛景点。毕竟美食可以品味一个城市的灵魂; 而风俗和建筑则可以代表一个城市的风骨; 至于景点啊,不知为何,作为俗人的我,总觉得它们多是更深刻地反映了当地的物价和经济建设吧。当然了,标志性景点可要除外哦,它们代表可是一处地域的历史和内涵呢,拥有这种景观的城市,着实值得为它打乱行程,多任性几日。
漫漫吃途中, 各地的名吃兴致勃勃地向我们引经据典,讲述当地的地域文化,气候历史,甚至于人文景观。这样的美食中,我们尝出的是新奇,品出的是风味,还有小小的情怀。
这些各地的美食在饮食界中,争奇斗艳,好不热闹。独有一支文文静静,偏安一隅——无甚神秘,家常菜而已。
小小的家常菜,没什么让人震撼的历史,叫绝的技艺,甚至是没什么惊人的味道,只是简简单单形成于老爸老妈,或是爷爷奶奶的手中,在温馨的灯光下,娓娓道来的是家里家外,贴心开怀。多少人在外觥筹交错之间,也不免馋起父母端出的一盘盘家常菜,没有多少复杂的工序,多变的花样,只是确确实实那是极合你胃口的味道。
吃是一种修行。饥来餐饭倦来眠便可谓是人一生最简单的概括。
一直觉得,愿意花心思愉悦自己和家人胃的人,一定是热爱生活的人。要知道食物是最不拘你性子的东西,只要你想,它们便万死不辞,全凭君意。吃东西人脸上的满足就是对它们最真挚的赞美了。
记得自小家中,母亲做饭,都是由着性子来,没什么菜谱,喜欢什么食材就可以添加什么,这一度让我赞赏于中华的饮食的海纳百川,总觉得食物比我们活得恣意,比我们更包容。现在离家远了,总会念念不忘母亲的饭食,每当跟朋友诉说时,不曾想竟会收获那么多诧异。她们着实不懂为何我家的食物可以有那么多做法,而我更不明白为什么她们要给食物加上那么多条条框框。这对食物多不公平啊,明明它们牺牲自己,上刀山下油锅,可不是仅仅为了给你胡乱塞满胃的。
如果你不曾尝试过各式各样的美食,别浪费味蕾和时间了,无论是亲手创作还是旅途中的大胆尝试,都不要犹豫哦,快点去犒劳一下自己的胃。
还有你看,食物尚且千般做法,万般滋味,我们的人生又怎能寡淡度过呢,为何不挑战一下呢?
咸鱼有理想还可以进汤锅,换个风味,换个世界遨游一下呢,难道你仅仅只想当个翻了个身的——咸鱼吗。要知道,混吃等死也得有本事啊,至少不能是饿死的吧。
也不要怕挑战中会遇到难事。俗话讲: 没有什么事是一顿美食解决不了的,有,就两顿好了。毕竟吃饱了才有力气想办法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