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就像我们会讨厌别人一样,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会有人讨厌我们,这本是生活的常态。如果天天琢磨自己哪点招人讨厌,哪句话说得不对,哪个动作不太恰当,以后又该如何改进待人接物的方式等等,生活便再无乐趣可言。
虽然谁都希望自已能得到更多人的喜欢,但圆滑世故、八面玲珑地讨好别人,本身便是令人讨厌的行为,不但失去自我,也不会收获更多支持。
《一人之下》里说,都说是身不由己,这是废话吗?己不由心,身又岂能由己。
照顾了别人的喜好,却忽略了自己的人生,失去了自由,也失去了自己。
那么,如果不再讨好别人,又该为自已的自由人生做些什么呢?
书里写道,关于自己的人生,我们能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要认识到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王尔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别人都有人做了,你做自已就好。
做自已,就意味着按照自已的意愿生活,不为了迎合他人而磨圆自已的棱角,也不会为了他人的期待而放弃自已的坚持。
想要自由的生活,就必将付出代价。而身在人际关系之中,自由的代价便是被人讨厌。
哲人说: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已的生活方式。
但这却并不是说,我们要故意地惹人讨厌,或者非要做一些令不齿的事;既不是自以为是,也不是将错就错,而是做到课题分离。
也就是说,我们只做自已认为该做的、和正确的事,不过多地考虑会有人不喜欢,因为那不是我们的课题;
要注意的是,思考“凭什么不喜欢我”以及“我这么努力,为什么还是得不到认可”,也是在干涉对方课题表现。
简单的说就是:我的事,是我的课题;而你讨厌我,是你的课题。我们各自为自已的课题负责,却不要去试图干涉对方。
我们只需要努力把马带到水边,而马是否喝水则不归我们负责。
人这一生最开心的事,应该是可以按照自已的方式度过这一生。而想要按照自已的方式来活,我们就需要被人讨厌。
这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
——本文选自有书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