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巅峰之作,后人把《孔雀东南飞》和北朝的《木兰诗》称为“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发生在东汉建安年间,庐州府的小吏焦仲卿的妻子刘兰芝被婆婆赶回了娘家,刘兰芝发誓绝不再嫁,后来在家人劝说下接受太守提亲,刘兰芝选择投水自尽。焦仲卿知道后,上吊自杀,焦刘两家将二人合葬在一起。
世人多被《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真挚感情所感动, 而在我看来,这首叙事诗让我看到了一个EQ低配版妈宝男的自私与背叛。
焦仲卿是官府的一个小吏,平时工作比较忙,与刘兰芝结婚后,妻子大部分时间独守空房。刘兰芝是一个自身条件和家庭背景都非常优秀的女子。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刘兰芝的这些技能在今天的同龄人看来,不足为奇。可如果是建安年间一个女子有这些本事,那就非常值得研究了。
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第五个年号,使用时间从公元196年1月至公元220年3月。汉献帝就是曹操的傀儡女婿,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战役都是发生在这一时期,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渭南之战等。
这一时期的特点就是天下大乱、军阀混战。普通百姓人家的安全、温饱都成问题,是不可能有条件给一个女子学习箜篌、诗书这些才艺的。由此推断刘兰芝的家庭条件不会太差。这点从刘兰芝离开婆家值钱提到自己的嫁妆也可以得到证明。
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而且刘兰芝离开婆家的时候非常阔气,当日陪嫁的嫁妆都没有带走,统统留给焦仲卿了。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这样一个相貌出身都不错,而且性格大气的女子,又因为什么原因被夫家休掉呢?
婚后,作为媳妇的刘兰芝主要工作就是织布,从天亮织到天黑,三天织五匹。即便如此手不停歇,婆婆还是经常发牢骚,嫌刘兰芝干活慢。
刘兰芝就把这个情况和老公说了一下,可能只是发发牢骚撒撒娇,求个抱抱。如果焦仲卿有些EQ,听到这些应该想办法做好婆媳之间的润滑剂,哄哄老婆,安抚一下母亲,让婆媳矛盾稍微缓和一下。
可是情商极低的焦仲卿没有这样做,而是直接跑去问母亲。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这个话怎么听都像是替老婆抱不平在质问母亲,果然惹得焦母爆炸式的反弹,直接让他休了刘兰芝,娶别人。
焦仲卿的妈宝男个性在此刻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先跪下来求母亲,在母亲坚决后,回到房间面对刘兰芝殷切的目光,更是把一切责任都推给母亲,直言我是不想你走的,但碍于母亲逼迫没办法。
而且在不确定事态未来走向的情况下,随意向刘兰芝承诺,让刘兰芝先委曲求全,暂时回到娘家,等待自己去接她。
刘兰芝毕竟是读过书识大体的女子,虽然是被迫离开婆家,第二天走的时候依旧非常体面的和婆婆小姑告别。
刘兰芝灰溜溜的回到了娘家,实在无颜面对倾注诸多心血培养自己的母亲。我想此刻刘兰芝心中除了委屈失望还有对母亲深深的愧疚。
优秀的人总是不乏追求者,刘兰芝回娘家才十余日,县令就派媒人为自己的三子求亲。刘兰芝选择了遵守她和焦仲卿的诺言,拒绝了媒人的好意。
县令的媒人走了几天后,太守又派人来给他的第五个儿子求亲,而且太守的儿子还非常优秀,刘兰芝又一次拒绝了。
我们可以看出刘家是个非常开明的家庭,虽然刘兰芝是被赶回娘家的女儿,但刘母非常尊重女儿的想法。
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先后两位来求亲的人都比焦仲卿优秀,刘兰芝的哥哥劝说妹妹现实一点,不妨考虑一下太守的儿子,起码嫁过去衣食无忧,如果今天错过了,以后怎么办呢?
想想离开婆家也有些时日,焦仲卿却毫无消息。刘兰芝不想再让母亲和哥哥的担心,咬咬牙答应了太守的求亲。
太守非常开心,备齐丰厚的嫁妆,待选定良辰吉日就要迎娶刘兰芝。
焦仲卿知道刘兰芝要嫁到太守家的消息,向官府告假来看望刘兰芝。两人的对话让我们再一次见识了焦仲卿的EQ简直低到了极致,而且人品也渣到极致。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这句话多少带点嘲讽的意味,意思是我像磐石一样,可坚持前年不变,你也就是保持在早晚之间就变了。你一天天富贵,我独自走向黄泉。
应该说这句话直接击垮了刘兰芝,从离开婆家那一刻起,她之所以能独自面对来自家人、社会的各种压力,都是因为相信了焦仲卿分别时说的话,相信他早晚会来接她。可是回来那么久了,焦仲卿杳无音讯。知道听说自己要结婚了才再次出现,见面却绝口不提接回自己的事情,只是冷嘲热讽一番。所有的失望、委屈、背叛,让刘兰芝看到了焦仲卿丑恶的渣男本性。
刘兰芝选择用死亡来洗刷自己被玷污的爱情,纵身跳进清水池里。也许是出于愧疚,也许是出于爱,焦仲卿选择上吊自尽。
焦刘两家把两个人合葬在华山旁边,终于再没有人能分开他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