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过去:
应该还算比较幸运,原生家庭让我的童年在快乐简单中渡过。爸爸爱自由朋友多,妈妈脾气好又宠我,造就了琴棋书画样样学过但是样样不通的我。高中家里出现一些变故,加上叛逆期来临,让一直“乖乖女”的我把我妈妈弄的焦头烂额,高三一年不去上学(天天在家睡觉……虽然朋友们都知道我的这点爱好哈哈哈)。一个更加叛逆的闺蜜让我和她一起重读一年,高考前一晚我妈把我最怕的老师叫到家里和我说要去考试…软磨硬泡还是去了,但是报志愿我说我要去东北。。又一群老师立刻来劝说,跑那么远!一直在校园长大的我其实很想看看远远的世界,加上一部当时把我感动的稀里糊涂的韩剧“冬季恋歌”,就想看看大雪纷飞,就这样成功逃离到东北,在吉大读了四年物理。这个专业的优点是优质理科男比较多,同学们的感情很纯粹。于是顺理成章谈了一场校园爱情,一谈就是七年。后来到了北京,我换了服装专业,时不时往五道口跑,那里成了我对北京最深的印记。研二时跑去他学校顺带听了不少宣讲会,糊里糊涂进了强生,但至今仍记得,拿到offer的那一晚我望着天上的星星,知道我有了一个很爱的职业生涯,并且可以留在北京,回头想想那可能就是所谓的青春。跨了两个专业的我开始了外企生涯,遇到了很好的老板,很好的公司文化,感觉自己一路很顺利,做为管培生一直认为等待我的就是品牌经理的道路,拍广告、写文案…再后来,七年之痒?缘分?分手了,但那段日子和四个好友合租了一套150多平的大房子,过上了所谓的后大学时代,下班到家一起做饭,聊聊男生们、参加各种聚会,那是一段很惬意很难忘的美好时光。一年后妈妈希望我回福州,当时的市场总监找我聊天,她说“你如果想家,我可以每个月给你一次飞回福州的差旅,但是选择当老师,你的职业生涯就一眼到头了”。她告诉我曾经放弃去北图工作的机会,才有了现在的她。但再后来就是现在的我,记得离开北京的火车上哭的稀里哗啦的自己,也许是和曾经的理想、曾经的努力、曾经的感情永远再见,但人生总需要一些放弃和妥协。
研究生室友那会天天相亲,一会儿导演一会儿画家,我们天天开她玩笑听她的传奇故事,我说我这一生都没机会了,结果…还是很土地走上了父母时代的相亲历程。哈哈嫁给了地道土著福州男,带我尝遍了福州的各种小店地道美食,开始了不一样的生活。经常抱怨他“小气”,但是每次生病总能感受到温暖与踏实。
2018我基本在自我疗养中度过,对比大家的精彩生活我感觉自己人到中年,以前活蹦乱跳的自己被医生吓唬了好几次,目前还算都是有惊无险,现在感慨健康第一。戒奶茶戒咖啡戒懒觉…我还在努力中…………
谈谈专业:
作为女教师一名,聊一点点我教学中一些拙见哈。我教的专业是服装设计方向的孩子们,我想把服装设计与幼儿教育谈几点我的感想:
1、美学
什么是美?我认为这一点是最难传授给学生的,虽然总有一门课美其名曰《美学原理》。但每个人对于美的理解是不同的,我们在不同时期所理解的美也不一样。在带学生毕业设计的时候,我不会告诉他们我要一个怎样的风格,你要怎样实现,而是会问你最想实现的是什么?作为老师我最大的成就是引导并鼓励学生实现了他心里想要的作品。但我发现学生们最大的问题是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或者说他们依然没有形成自己的审美,我认为这一点和幼儿时期的培养分不开,所以我在我儿子的教育上,还是希望他能从小接触音乐,有机会就带上他看看外面的世界,形成自己的美学(无论和我是否一致)。
2、创造力
在做服装设计的过程中,我曾经遇到很多很乖的女孩,比如会问我“老师,口袋放哪儿呢?扣子呢?领型呢?…”,我说一句她记一句,完全没有任何的想法,还有的完全搬来大赛作品,依葫芦画瓢。以前我总感觉女生乖,后来渐渐发现设计更好的也许会诞生在一些有想法的男孩子身上,他们更大胆,更具有张力,并且不拘一格。我儿子的性格天生比较严谨,所以我一直希望他能更加大胆、突破一些。我不会给他选择一些传统的画班,我甚至不希望他的画那么像,我曾经带他试过两三家画室,见过那些很认真的年轻老师们甚至一笔一画带着孩子们画他们认为像的画。我感觉这是一种破坏,而不是塑造,所以我会让他去尝试在玩的、在嗨的,而不是学的方式,我一直不想看到一幅很“漂亮”的画,虽然这还是大多数家长们的心愿。画画的技巧小学后、甚至初高中开始都不会晚。但是创造力一旦在源头破坏了,很难燎原。
3、动手能力
这一直是我自己的弱项,所以我经常说做衣服的缝纫技术学生比我厉害。现在孩子们这个方面的塑造机会很多,比如乐高、机器人,我也发现这个方面是我儿子兴趣班当中一直主动爱上的,应该孩子们天性都是爱动手的,这个方面的培养会让孩子们更主动地去完成很多事情。
孩子教育上,无为而有所为,其实就是我为“懒”找了一个合理而冠冕堂皇的理由哈哈哈~感谢大家听了一个这么不靠谱的杨老师唠叨了这么多~~
又是充满能量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