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丹宁
最近,朋友圈里讨论的话题,除了《战狼》,就是《二十二》。很多朋友说,看完《二十二》,心情变得好沉重,一下子对某国人燃烧起熊熊的愤怒和悲伤。
我在看的时候,有几个瞬间,也燃起这样的感觉。
可是,有一天晚上,我躺在床上,心里想着我怨恨的人与事,不知怎的,脑袋突然转到了《二十二》。
之前看《二十二》,我在想的是:他们那么坏,为什么还不遭报应?
那天晚上,我在想的,却是——
那些奶奶经历了这些刻骨铭心的仇恨,即使在九十高龄说起这段往事,还是剐心的痛。
但她们为什么还是活到了这把年纪?
带着这么深的仇恨,身体依然运转,她们依然活到九十多岁。
这至少证明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反驳了情绪决定寿命的说法。仇恨情绪的确会给人的身体带来致命伤害,但也一定有比仇恨更宏大的东西,在无形中消减了这份伤害。
我想,或许这是对未来新生活的期待,对爱的渴望,甚至,对神的信任。
又或许,仇恨本身,也具备激发人正向能动性的能力——要活得比那些伤害过自己的人更好,这样才对得起自己的人生!
第二件事,从影片里奶奶们的讲述里,我留意到,如果一个人受过重大伤害,这份伤害的记忆往往会伴随一生。
同理,人生所感受到的爱也会成为这时候最大的支撑。
正如影片中某位奶奶,谈起丈夫对她曾是慰安妇的看法:他说他不介意。他说那不是我自愿的。
爱有多深,消融的积雪就有多深。
当我们在注视着这部影片的仇恨时,我们又有多少的眼光,留意是什么支撑着他们,从慰安妇的境遇里跳脱出来,继续人生,活到了高寿的年纪?
我想,在看似绝望的境遇中,是对生命的向往与爱,是对希望的坚持,赋予人们跨越的勇气。
绝望的背后,是深深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