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土地属于竞技类游戏,比单纯的玩泥巴算是要进了一阶。
分土地由两人对战,通常在比较湿润平整的泥土地上进行。需要准备的材料只是一把小刀,以刀身比较重,头部较尖的为佳。没有小刀的话,我们那时也通常去修伞的小摊或自家的坏伞上卸下一根支撑的金属条来,把一端磨尖锐,这样就像一把小剑一样,也可以用,因为这样的剑比较轻,其实玩起来难度更高。为了增加重量,通常都会在上面缠上几圈胶布以增加稳定性。
玩的时候,先找一块松软适中的泥地,用刀在地上画出一块大概笔记本电脑大小的长方形出来,作为战场框架,再在中间画一条平分线,把战场分为两部分。然后通过“碉崔儿”的方式确定先后次序。
btw,“碉崔儿”四川是方言,表示小孩的一种猜拳分胜负方式,北方普通话称为“庛丁壳”或是“石头剪刀布”。不过“石头剪刀布”在我们那里属于“女崔儿”,是女孩子划的,男孩子划的是“男崔儿”,“碉崔儿”一般是泛指“男崔儿”,其原理和“石头剪刀布”是一样的,不过是分别以拇指、食指、小指代替了石头、剪刀和布。
“碉崔儿”的胜出者首先获得“划刀权”,可以在平分为两块的土地中选一块为己有,然后半蹲在自己选那块土地前准备划刀。
划刀的方式有几种,比较普通的是把刀直接凌空扎向画好的地上;还有把刀的底端轮流放在用几个手指肚上然后松手让它掉落下去扎在土里等。这里讲一种比较刺激的玩法:首先把一只手的手背朝上放平,再把刀的底端竖立在这个手背上,另一手指按住刀尖使刀直立在手背上,然后按着刀尖的手指用恰到好处的力道把刀从手背向外划出,使刀翻滚或是通过自由落体的方式变成刀尖向下扎入刚才选好的自己的土地范围内。如果刀尖落在自己的土地范围内且扎入土中使刀身立住不倒下就算成功一次,连续三次成功则取得“划线权”,如果中间有一次没有成功立住或者落到自己的范围外,则对方获得“划刀权”。
取得“划线权”以后,需再像之前一样的操作方式使刀再一次成功立在对方的土地上,刀所扎的地方就留下一个落点印记。然后用刀在土地上任意画一条过这个落点的直线,或是通过这个落点引出夹角是直角的两条线,分别延伸到对方土地边线上,以此来切割对方的土地。然后擦去被划进来的原先两方的共同边线,这样就把一块原来属于对方的土地划到了自己的范围内,扩张了领土。之后就轮到对家再来重复之前过程。如此周而复始,赢家的土地会越来越大,而输家的土地会越来越小。
但是一时的输家往往还是有翻盘的机会,因为只要赢一次,就有机会把一大片对家的土地划到自己的范围里来。所以这里有一个预先防御技巧,就是在切割对方土地的时候尽量利用画两根线的机会画出不规则的图形来,增大切割难度,使对方不可能一次性的切割掉自己的大块土地。
因为刀连续数次扎在土里不倒的难度很大,所以一般除非哪一方拥有绝对的实力,否则这个游戏会反反复复的争夺,玩很长的时间。而且输家的土地越来越小之后在把刀正好扎在输家土地范围内的难度也越大。根据极限分割的原理,理论上这个游戏是玩不完的,一般都是到最后输家已经无法在自己的土地上立刀而只好认输。
这个游戏用的是刀,且划刀时刀尖对着指头,比较危险,所以一般只有男孩子玩。其难度主要在划刀出手这一下的手感和力度上,不熟练或者比较胆小的人可以通过抬手让刀自己转身180度变成刀尖向下,利用刀自身的重力自由落体扎入土中。这在比较湿润松软的土地上是可以的,但是稍微硬一点的土地就必须加上合适的力度产生一个初速才可以顺利扎到土中立住。有的高手划刀的动作练得非常熟练,小刀划出后迅速干净利落地扎在地上,刀的屁股还在抖动,这动作单是看上去就很精彩刺激,却必须恰到好处的掌握力度个技巧,既要胆大又要心细才行。
在玩的过程中,如何精确的控制刀的的落点和采用什么切割方案都是比较有难度的,这么看,分土地也算是个斗智斗勇的游戏,往往是你争我夺,战况激烈,因此那时的男孩子们都对这游戏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