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陌生的地方发现一个故乡
学生时代,我对《论语》一直有一种敬畏,因为在老师的串讲分析中,“圣人孔子”就成了一个遥不可及、冷峻无比的标签,以致除了能背出几句孔子的格言再没有勇气和决心去触碰这一部被奉为国学奠基之作的经典。直到大学毕业后,各种“《论语》新解”随“国学热”兴起,我才拆掉思维里的那堵高墙。傅佩荣的《傅佩荣解读论语》、李泽厚先生著的《论语今读》;南怀谨先生著的《论语别裁》;李长之先生著的《孔子的故事》;林语堂先生的《孔子的智慧》,陆胤《孔子先尽人事后由天》,徐志刚先生译注的《论语通译》当然还有于丹的《<论语>心得》陆续进入了我的视野。前前后后好几年的时间,几乎每年我都有读《论语》读“《论语》新解”,并不觉索然寡味,孔子也不像先前老师讲得这般深不可测,他可爱、幽默、固执、智慧、真性情,并非板着脸孔说教的夫子。两千多年的时空隔阂似乎在这样一种无目的、无约束、无包袱的随性阅读、慢慢咀嚼、反复再读中打破了。
而今,换了个角色,我站在了三尺讲台上,面对我的学生,由蝌蚪变成了青蛙的我能体贴到他们抗拒经典、敬畏经典、疏远经典的心理。尽管很多的调查、报道、研究都在为“现在的中小学生不读书、不爱读书”而感叹而焦虑。然而,你若是一个贴近学生的老师并不难发现他们其实是爱阅读的,而且不少同学读得还不少,只是很多时候他们确实不太愿意“碰”我们认为的“经典”。诸多原因中肯定有一个和当年的我相同。因此,让孩子亲近经典不如先想想怎么样让经典贴近孩子。
以我的学养和阅历,“教”整本的《论语》我不能,而且在我看来,即使请一个《论语》研究的专家和学者来讲授、教学,学生们也未必喜闻乐见、受益匪浅。既然如此,那不妨和学生一起来“学”。老师原本不过一个“导演”,无非“平等中的首席”。就知识的平面传达而言,我们远远代替不了网络,更谈不上权威。那么,我需要努力去做的就是在熟读了全书和阅读了多本相关研究著作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在互动中主导讨论的方向,引导学生把讨论引向深入和主要环节,避免学生在细枝末节上纠缠,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施以援手。因此,在整个读《论语》的过程中,我的引导很多时候是无形的,但又是无处不在的。
我不知道怎么教,但知道不能怎么教。我清楚既不能逐条串讲、逐句分析,辅之以各类资料佐证,直指词句的翻译、思想内涵的挖掘,给学生一个严肃、呆板的面目;也不能随意解构和重建,一味求新、求趣,目光从仰视变成俯视,全然换做说书或戏说,因为一旦如此,亲近是亲近了,趣味是有了,经典的价值也随之消解了。
我不知道哪种读的方法最好,但知道种种方法都得用。一个多月的时间面对同一本书,我们必须有丰富多样的呈现形式。于是,导学、串讲、批注、自研、阅读分享、小组合作主题研读、辩论、名家评点欣赏等等都进入了我们的课堂。我们参考名家注疏以解读孔子,联系后世言论以反哺《论语》。我们字斟句酌、推演思辨,我们切磋琢磨、质疑探究。我们努力还原出一个个生活化的古典场景又不忘将学习与生活相融,我们让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参与进去与经典释放出的意义互相融合。将“经典”与生活对接。我们不断地通过生动的形式来拉动、推动阅读,来进行互动。
我们用一个月的时间(16个教学课时,外加学生们能挤出来的几乎所有课余时间)读着、议着《论语》。一起读《论语》的过程中,学生全面参与,制作PPT、查找资料,几乎人人都上台当过小老师,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所以,很多学生在随笔中写道:“我很喜欢老师和我们一起读《论语》,感觉就像朋友们之间相互交流、沟通谈论一些人生哲理一样。”“讲台上站的不是老师,座位上坐的也不全是学生,课堂是我们的。为了扩大我的视野,我竟一屁股坐到了后面同学的桌子上。后面的同学又哪里去了呢?嗨,他们早早的就把座位搬到了讲台周围去了。这样的课堂,你也许没见过,其实吧,我也是第一次体验如此自由的语文课。”“同学们的思维还真是天马行空,每个人说得头头是道,不过有的我觉得还是有点无厘头。飞到太远的时候,汤汤老师会把我们拉回来,整个课堂上说说笑笑,其乐融融。”“那一节节像辩论赛的课堂,仍使我记忆犹新。”“从小,我就对语文特别不感冒,不喜欢。上课只是傻傻地听着,记录一些关键的地方。但从学《论语》开始,我突然觉得其实语文课也蛮好玩的。一个月来《论语》一直陪伴着我,带给了我学习语文的乐趣。”现在想来,正是我的敢于放手,大胆尝试角色互换,坐在学生中间认真的当了一名听众和记录员,融入到他们的讨论、争辩中,让他们获得了一种似乎从未有过的“阅读自由”和课堂主人意识才唤醒了他们阅读、言说、写作的热情,让他们逐渐地感觉到了孔子的可亲可爱可笑可敬。《论语》整本书阅读结束之后,我把我和孩子们一起读《论语》的点滴记录和感受13万多字汇编成《我们如是读<论语>》印发给孩子们,让这段经历成为我们共同的美好记忆。
我常想,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太直白、太功利,总希望每一节课都能立竿见影地见出成效,所以我们近来总在提“高效”。然而,动机水平越高可能效果并不理想。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目标颤抖”。反倒有时忘记分数我们能提升,忘记考试我们能超越。这其实也是我们的前辈们常说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个叫杨文静的孩子在随笔中写道:“读《论语》的这段日子也有点怪怪的,每天似乎收获了不少,却又说不出到底收获了什么。”在平常的教育和教学中“这些说不出来的收获”往往被我们漠视了,可又偏偏是这些说不出来的东西常常对孩子的影响更深远。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就说过:“世间有一种使我们惊奇而且使我们感到幸福的可能性:在最遥远、最陌生的地方发现一个故乡,并对那些似乎隐秘和极难接近的东西产生热爱。”我想,引导学生走近经典、阅读整本书的意义不过就是带领孩子们发现这种惊奇,找到这种幸福的可能。只有当经典以一种温润的方式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并渗透了学生自身的思维情感参与的时候,才能有真正的文化传承。
附:阅读成果《我们如是读<论语>》目录
从《论语》出发,将阅读进行到底(代序)
第一辑未成曲调先有情
-----我们的“《论语》”印象
1、原来“你”也可亲可爱
2、那些时光难忘怀
3、不一样的声音
第二辑横看成岭侧成峰
----我们的《论语》之“辨”
1、君子不器
2、无友不如己
3、父母在不远游
4、攻乎异端
5、居无求饱
第三辑弟子不必不如师
----我们的《论语》主题分享
1、论交友
2、为政治国
3、论“孝”
4、说“礼”
5、教与学
6、论“仁”
7、君子之风
第四辑:回首灯火阑珊处
-----我们的《论语》心得
1、孔子的“经”我们这么“念”(心得集)
2、那些日子,我们一起读《论语》
第五辑:山外有山,楼外楼
------吴泓和学生一起读论语
1、吴泓及其专题教学简介
2、吴泓《和学生一起读论语》(节选)
3、学生《论语》阅读习作选
让经典焕发生动光彩----《论语》教学心得(后记)
附:一、相关时文
1、薛涌:从中国文化的失败看孔子的价值
2、钱理群:孔夫子在当下中国的命运——2007年的观察与思考之一
二、相关图片
(201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