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字数2270,阅读约5分钟,看到最后如果觉得不错请给个赞,三克油!!!
---------假装有分割线---------
知乎上有一句话这样形容《姜子牙》:吹不出口,骂不出声。
恐怕再有十篇影评也很难比得上这一句来得通透。那我就再加上一句:细节感人,整体平庸,勇气可嘉。
翻阅了全网诸多影评,很少有骂它制作不精良的。
这就得提到几个人,程腾、李夏和王昕。
当高薇华筹备《姜子牙》邀请程腾担任导演时,他已经是美国梦工厂工作室的联合导演了,为了圆儿时的封神梦,毅然决然辞职回国,李夏也跟着回来,之后是王昕,他回来之前在暴雪担任动画角色总监一职。
都有着体面的工作,但抱着相同的梦想回国振兴国漫,无论《姜子牙》是否完美,最起码这份心态值得尊敬。
几人丰富的海外经验,确保了《姜子牙》在美术与制作上的高标准。
《大圣归来》和《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整体色调都是标准的中国红,姜子牙整体则呈蓝白色格调,这其实很难联系上中国风。
起先在预告片出来的时候,我还担心,导演和美术都是美国回来,加上蓝色格调,会不会成为一部披着西方外衣的中国内核电影。更不堪的话,会不会成为一部披着西方外衣、以中国故事包装西方价值观的作品,看来是我多虑了。
在此感谢王昕,虽然我不是动漫从业者,但我觉得他为“动漫主题中国化”清晰地提供了一条好走的路------留白。从此动漫的制作上,不应再困顿于红色主题,留白可以弥补这个缺陷,因为这是咱们老祖宗审美的极致,外国人不能理解。
《姜子牙》在制作上是精良的,给人总体的感觉就是不凌乱,只是这种“不凌乱”仅仅体现在表象上。电影的很多场景蓝白相间很干净,甚至有很多画面截图出来都能做壁纸。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会有“整体中庸”这个评价呢?
得出这句结论的根本就在于它没有讲好一个故事。听起来只是一句话,但实际操作后就会发现困难重重。以一部电影来说,“没有讲好一个故事”往往是致命的缺陷,无法用技术和细心弥补。
缺陷一:
影片出场是很燃,但越往后越是乏味,看到中后期的时候都有种昏昏欲睡的感觉。
没有高潮。
多么致命的缺陷啊!这个缺陷放在人身上,都会衍生各种不和谐,何况是电影。
我期待已久结尾姜子牙与师尊大战的场景,只是打了个嘴炮,就被大boss后边的更大boss解决掉了,而且如何解决的只能靠自己的想象,减分。
是不是像极了你鏖战半小时,最后几秒冲击阵地时渐衰而竭的情形?
缺陷二:
在姜子牙和小九走到骨铃处,曾说”玄鸟可以安抚亡灵,但已经很久没有见过玄鸟了“,紧接着玄鸟就出现了。
它为什么出现?没交代。是觉得亡灵让观众看起来不舒服,以玄鸟来慰藉观众的心灵?还只是为了打脸姜子牙?
交代不全。
玄鸟只是一方面,《姜子牙》未交代的还有很多。
比如小九的故事线断断续续,残缺不全。阿父寥寥带过,九尾被姜子牙留下一缕残魂后如何重生的、小九如何重生的都是寥寥带过。
为什么小九每次被逮到都被割耳朵而不是被杀,姜子牙在归墟迸发的神力从何而来......寥寥带过。
额,这个不是寥寥带过,这个根本就没解释。
缺陷三:
有人说这就是一部以西方人文价值观曲解中国“舍小家为大家”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产物。对这个结论我是不认同的。我一直认为咱们国家尊崇的集体价值观是主动的,而非被动。
“舍小家为大家”“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最能体现出这种精神,这种“舍己”不是被逼迫,也不是被胁迫,而是自发的。
“自发”才能体现出这种精神的魅力。
但我们从来不觉得姜子牙舍弃小九拯救苍生是绝对正确的选择,这只是大局为重衡量出来的最优结果,它无法代表我们国家的集体价值观,所以也就不存在曲解一说。
我觉得第三个缺陷不是价值观的问题,而是
主题相悖。
姜子牙代表的是一种反抗,对神权的反抗,对师承的反抗。
我们民族经历了几千年的朝代更替,没有哪个民族比我们更懂反抗精神。
纣王昏庸,民起覆之;天尊无道,妖起逆之。
这种反抗,是来自底层人民,而不是更高神权对下级神权的绝对碾压。
结局姜子牙的师祖合适出现的地方应该是彩蛋,将反抗的任务留给姜子牙和被天尊压迫的狐妖一族。这不仅是为了“中国神话宇宙”的抛砖引玉,更重要的是不应浪费掉姜子牙破茧成蝶的契机。
这种题材不多见,也许不是很讨喜,敢拿起这块烫手的山芋,只能说勇气可嘉。
-----------------
说完姜子牙内部优缺,再来谈谈它对“中国神话宇宙”的影响。
《大圣归来》火的时候,“中国神话宇宙”这个概念还很模糊,自从《哪吒之魔童降世》爆火,“中国神话宇宙”也被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推向观众。
坦白说,我并不认为《哪吒》是部非常好的电影,当初我看它的时候,只得出一个“还不错”的评价,因为我觉得它的质量虽属上乘,却配不上它50亿的票房。
但当我听到“中国神话宇宙”的时候,又庆幸《哪吒》打出了个开门红。《哪吒》的票房高度是之后一两部电影难以企及的,但对“中国神话宇宙”却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
这让我想到了“漫威宇宙”。
《钢铁侠》的爆火之后,是《无敌浩克》的黯然失色,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影响到漫威宇宙的崛起。因为漫威宇宙在《无敌浩克》之后,又推出了《钢铁侠2》《雷神》这种票房大卖的纯商业片,没有过多的文艺和思考,但看着就是一个字------爽。
《钢铁侠》《钢铁侠2》《雷神》都体现着浓烈的漫威风,这种风格的统一也是漫威走向辉煌的开始。
这也应该警醒到“中国神话宇宙”的相关导演,文艺只能成就一部电影,但是成就不了整个体系,想要成就一套完整的“中国神话宇宙电影体系”,不但需要哪吒走门串户的联动,还需要一个或一批像饺子那样敢于低下身将作品彻底商业化的导演作为风格统一的掌舵人。
相比而言,我们对自己国家国漫的崛起寄予着强烈的愿望,这种愿望要远远强烈于当时漫威粉丝对漫威宇宙的寄托。
接下来几部中国神话宇宙电影的风格是否统一,口碑是否转好,将从根本上决定这个体系能不能走得长远。
《姜子牙》的黯然不是结束,而只是探路的开始。
-----------------------------
【不要脸时刻】
文章首发公众号【旧城观影说】
近期文章还有:
万字解读诺兰新作:《信条》
《花木兰》烂在哪里?
近期视频还有:
71分钟看完异形系列
哦,亲爱的朋友,你确定不去关注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