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团圆节 合家欢聚时
杨惠卿
虽说离中秋佳节还有十多天的时间,但我们这个大家庭里的所有的人都已提前进入了兴奋期,各自在盘算着回家过节的行程和安排。今年的中秋节和国庆节连在了一起,一共有八天的假期,这对于我们这些远在祖国四面八方的游子来说,是极好的回家的机会。就连在山西朔州老家村里年过八旬的老父母,也是早早就提前准备着儿孙们回家过中秋的吃食、住宿,望眼欲穿地等待着儿孙们的归来。
就在国庆节的前一天,我们终于回来了。从四川、从河北、从内蒙古,从全国各地回到了老父母的身边,祖孙四代30多口人欢聚一堂欢度国庆中秋双节。一时间,平常只有老俩口的院子里说话声,欢笑声,孩子们的吵闹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曲有着各种音色的交响,给这个寂静的农家院子增添了一种欢乐的喜庆。
我们平时都在单位工作,有着各不相同的专业和岗位,但一但回到了家里,进入了这个大家庭就自觉地进行了重新分工。那是人人动手,个个劳动,俨似提前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一样。我们中国人过节不像西方人一样,就是玩,怎样能玩的开心就怎样玩。我们最能体现过节的就是吃,而且是过什么节要吃什么是有一定讲究的。我们过节的一日三餐的吃食,那是花样多多,让大家既吃的新鲜可口,还要体现出过节的感觉。就说这中秋节吧,就必须要吃月饼,而且这一天的晚上是一定要吃饺子的。全家三十多口人吃饺子的那个红火、那个热闹真是无法形容。八月十五吃了中午饭后就开始准备晚上的饺子了。大家一起动手,你剁肉馅,我和面,然后大家一起包饺子。为了增加乐趣,我们还在饺子里包了好多的钢崩,一来为能够吸引孩子们多吃几个饺子,二来看谁吃的钢崩多运气好逗个笑头。晚上的饺子是最讲究的。当饺子煮熟后,老母亲首先捞出几个来,走到当院中间十分虔诚地泼散在地上以敬天地,保佑人们一年五谷丰登丰衣足食。母亲回来后,大家才能动筷吃饭。吃罢饺子后是赏月,我们都坐在院子里,一边看着天空中明亮的月亮,一边品尝着大家带回来的不同口味的月饼和各种新鲜水果。年龄不同、辈份不同的各自为阵相互交流着感兴趣的话题。那些生在城市里,长在城市里小孩子们更是十分好奇地在院子里玩土,追跑和嬉戏,更为我们家里和谐的氛围增添了一种儿趣。
虽然说过中秋节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中是一个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但由于时于八月秋收季节,人们都利用这难得的晴天把辛苦了一年的劳动成果抢收回来。所以在农村,像我们这样一家人宁静温馨地坐在一起赏月是不可能的事 。就连我们也要利用这几天的时间把院子里收拾一下。父母虽说年愈八旬,但仍然在自己的院子里种了好多蔬菜和瓜果,在保证了老俩口吃菜自给自足的同时,也能给家人父子和邻居亲朋们送些过去。我们回来了,就利用这几天时间帮老人清理一下院子。活虽然不多,也不是什么重体力劳动,但还是大家都动手,你拔苗子,我推车,一个院子没有多大会儿时间就清理的干干净净,平平整整的了。还有插不上手的就帮老人打炭收拾柴火,为老人过冬做准备。活干完了后,年青的找伙伴玩玩扑克,媳妇们出门找隔壁的婶婶大娘们拉拉家常。儿子们都围坐在老父母的身边,听俩位老人唠叨着村里的新鲜事。
时代的进步使人们在观念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质量的提高给人们提供了十分方便的享受条件。近年来,外出旅游的兴起,丰富了公职人员的假期生活。自驾游、坐飞机、乘高铁举家外出观光游览名山盛景,放松一下心情。但是,我们这一家人却正好相反,而是从四面八方往家中赶。我们兄妹五人全部在外工作,但近40多年来,兄弟们一直坚持着过中秋、过春节团聚的好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都进入了老年,下一辈孩子们都结婚生子了,但这个习惯一直是保持延续着。只要是过节,只要是不值班能够回来的话,就要千方百计地赶回到老家村里和老人们团聚。
有句话叫:家不在大小,在于温馨;心不在距离,在于沟通。家就是一块地,种下了亲情,就收获了和谐;种下了和谐,就收获了快乐。我们大家都知道,虽然农村老家没有旅游圣地的知名景点,但这里是生我养我的根,是我温馨的家;虽然农村老家各方面的条件没有城市的优越舒服,但这里有我的亲人,有我的亲爱的父母。父母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一样,把我们全家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不管你远在天涯海角,都能感受到爱的传播和家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