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到一篇文章说,不一定非得出去工作,即使在家乡安逸工作,你也可以让自己保持可以随时出去的能力。但是我想说这真的很难—因为环境的影响很大。
我曾经尝试着,在做好老师的前提下,努力不让我的英语水平退化,计划早晨读半小时英语,上午给学生上完课,备好下节课,批完作业以后,练习半小时听力和口语。中午看英语杂志或者小说。晚上看美剧磨磨耳朵。但是我的计划基本没有落实,因为我被环境堕化了,作为小县城的老师,我身边的同事们每天上完课(一周最多十二节课),就是坐在办公室聊家长里短,鞋子衣服,或是看看当下最火的电视剧,逛逛淘宝,没事嗑嗑瓜子,喝喝茶水。一天一天就这么过去了,我在开始工作第一年的十分抵触,到现在的随大流,有过无数的挣扎,怨恨自己的懒惰,不思进取,也从开始的不合群到现在有自己的小群体(工作互相帮助,生活互相照应)。身边的大部分同事基本这一辈子都定下了,几乎所有一切都不用愁,房子车子在结婚时,家里都已配好,甚至有的连孩子的婚房,也都有准备,工作是铁饭碗,每月工资虽不多但是足够自己花,有事父母都可以帮衬,所以他们大可以无忧无虑。我从一开始的鄙视这样的生活,到现在的怀疑犹豫,原来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太幼稚,我曾相找个有理想肯奋斗的人,只要我们有爱情,我愿意跟他白手起家,也不大会去想以后的事情,比如孩子的生产,读书,结婚等一系列需要大笔钱的地方。而现在在大环境潜移默化的改变下,我的思想也在慢慢发生变化。
今天见了和我思想比较相似的老朋友,也许正因为我们很像我们在初中毕业后虽然各奔东西但依然没断联系。她在家工作一年,当然和我是同一个职业—老师。寒假见她时,她还热情澎湃地跟我说,她要边工作边考研,她说她要考首都师范大学,到现在我还能清晰地想起她当时的豪情壮志,今天她说今年要试试华中的研究生,我问她是否在准备,她只是轻描淡写说了一句,没事就看看书,接着就开始抱怨,她基本没什么时间,晚上八点盯完自习,就不想看书了。 她说其实在家工作状态也挺好,挺安逸的,我说我还是无法安逸下来,她很吃惊,她以为在家工作两年的早就习惯了这种生活。
我以为我没有习惯这样的生活,其实我早就已经习惯,只是我心里还不想接受它,总想着要逃出去,要改变,但都怪自己太懦弱,不敢朝前走一步,也恨自己被堕化,没有了充实知识能力的劲头,也丧失了出去的信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