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我的一次重读,2016年这本书问世的时候,我在得到(那时叫逻辑思维公众号)每日一更中得知的。还能记得罗老师音频中那令我产生浓厚兴趣的一句话“作者凯文凯利30年前的一部作品叫做失控,反观30年书中所讲都一一实现,那么30年后我们的社会与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呢,答案都在这本必然中”。那么这次的阅读希望我也能从书中找到答案。
序言:作者在本书会对十二种必然的科技力量加以阐述,而它们会塑造未来的三十年。有趣的是作者强调出必然的定义“四个轮子的汽车是必然的,但SUV不是”等等,其目的就是要让读者明白,有一种趋势的形成是必然而然的,无一例外。
第一章——形成
在开头作者给出了一个定义,这就是世间万物都需要额外的能量和秩序来维持自身的,无一例外。其定义来源是,热力学第二定律:所有事物都在缓慢的分崩离析。任何事物,没有了照料与维护,都会走向衰亡。好像生命的本质就是维持。
而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这种分崩离析正在加速。形成是可怕的力量,是无形存在的,就像文中所提,互联网的诞生到今日的发展,在初期是无法预知的,人们总是向后看的时候,才会发现一种模式或工具,不论你厌恶或喜悦,抗拒或接受它都在悄然形成。
互联网目前是以超链接分享形式为基础,来进行升级迭代的。当然,这在当时的美国是一度禁止民用、商用的。这使我想到,真理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这少数人是饱受非议在质疑中蜕变成为真理的。
那么畅想未来2050年,互联网部再是网页的升级这么简单了。因为目前的超链接模式无法分析数字化内容,比如视频,游戏等,但在未来超链接的触手可以伸向各个角落,实体芯片化(目前已出现初级产品了),那么互联网就具有空间维度了。当然也会有时间维度,比如我们想倒退到50年前的某天某点,观测数据等。它就像现在的电一样,永远存在,永不停机。(让我想到了超体这部电影)
文中对我产生很大触动的内容:
一、互联网发展至今,每个用户都在做着那些曾经只有传统巨头公司才可以做的内容,比如发布文章,视频,作品与买卖等等。这些频道对经济毫无意义(目前已经出现变现模式),那么制作他们的能量时间和资源都来自哪里呢?答案是来自受众。
因为像阿里巴巴这样的全球跳蚤市场,每年经手量,就有数十亿美元。而这些跳蚤市场运作的地方恰恰就在我们的家中,惊讶的是,大部分工作是用户完成的(店铺拍摄,图片,分类信息,更新内容,宣传他们自己的产品,甚至管理他们的也是他们自己)而保证公平的主要方法,则是一个由用户产生评价的系统。30亿条反馈评论就可以创造一个奇迹。
二、我们在茶余饭后有时总会谈论,以前的好,主要问题在于看到了一路发展至今的变化,也明白哪些趋势在那个时代形成。我们都认为如果我们现在回到20年前,我们一定会做一番大事业——这是因为那时客户期望少,行业壁垒极低。随着一步一步的发展,当时的开荒者都已经得到了自己的疆土,甚至连角落都没剩下。可是假设我们是三十年后的人,看今天呢?是不是会有同样的感觉呢。那就说明一切既然在分崩离析那么一切又会重组诞生。重组后的一定是更酷的事物—2.0、3.0、4.0…我们总会做到比现阶段更进一步的升级。那么就在当下,这就是一片广阔的处女地!
还有重要的提示,不要忽略你所关注事物的任何一次迭代升级,因为它正在形成,在未来会形成一个我们无法想象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