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诗歌最怕机械套用的索隐派。
来源已久。诗经观民风。诗可以兴观群怨。反之便是索隐。
古诗意象有其象征体系。香草美人,明月折柳,鸡声茅店,菊花青莲,白发宫女,潮拍空城。
“诗人写诗如果不绕开它们或偶尔不慎用了它们,批评家就有权把他的诗视为背景的讽喻”。
诗歌解读如摄影,如果过度追求背景信息,就如失焦的照片,主体不清,背景杂乱无章。诗无达诂,知人论世只是一种参考,不然,大而无当的背景往往泯灭诗歌的个性特征。如需使用,必须要有精确的背景,如《元白诗笺证稿》。
“提供了相对可靠的线索,也给诗歌意义的外延限定了一个阐释的框架”。
但是,1代远多伪,诗歌写作背景不能都考察清楚。
2精确的背景也不一定能成为诗歌解读的途径,诗人创作时受到背景的影响究竟几何?
“背景是批评家视野里重构的历史,是按照批评家的理解与分析对一系列事件材料的排列组合与解释,但它并不是真实的历史本身,属于历史的那些事件早已逝去,属于历史的诗人也早已死亡,时间带走了他们复杂的精神与微妙的心灵”。
“把诗人复杂的写作心理简化为背景到意义的机械过程,把诗歌广泛的表现领域缩小为政治或时事的专门栏目,这对诗人与诗歌是充分的理解与尊重还是画地为牢对他们的贬抑?”
3哪怕我们承认背景批评的准确性,这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破坏了诗歌之美。宋之问“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被考证出为神龙二年从流放地逃亡洛阳途径汉江所作,诗句成了通缉犯潜逃时的鬼鬼祟祟,美感全无。
取十几首诗隐去作者题目,谁分得清楚谁写的!
诗歌的意义是不是由背景限定的或者离开了背景诗歌是不是就不能理解?
1诗歌是一个自给自足的文本,相当多的诗歌不需要背景阐释就可以拥有完足的意义。一旦背景羼入,诗歌的共同情感被个人情感替代,破坏了意义理解的可能。失去了诗味,妨碍了诗歌欣赏的自由。“美”让渡给了“真”。
2历史事件只是一个方面,诗人在写作时包容了复杂的心理活动,整个文化都会留下痕迹。把文学降为历史学的附庸,忽略文学的个性,只有历史意义,而没有语言技巧和审美经验的意义,不可取。
3背景不能成为解读诗歌的唯一钥匙。“背景批评应当允许存在并作为探寻意义的一个途径,有其是诗歌主题与历史背景相关密切的时候。但是,意义毕竟是由诗歌本身的语言文本提供的,我们不应让背景替代人们的阅读与理解,更不应让背景越俎代庖地取代审美主体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