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同事送了几条蚕宝宝,我放在教室里,引来孩子们的围观,它们胖胖的身体,每天食量惊人。单位有一棵桑树,每天都要去采摘桑叶,看着这些蚕宝宝,脑海中不禁浮现出我的童年时光。
我三岁那年,父亲从北京301医院调到南方的一个偏远小城支援三线建设,我们全家便随父亲来此定居。我们住在母亲单位恒口医院的宿舍里。恒口医院位于恒口街的中间位置,附近有一个丝绸厂,那时我们吃的最多的零食是炒蚕蛹,我和弟弟每人端一小碗蚕蛹,边吃边玩,感觉真是人间美味。直到现在我依然对它的醇香味道念念不忘。几年前参加亲戚的婚宴,有一道菜里有蚕蛹,其他人总感觉那是虫子,很恐惧,而我却两眼放光,吃的津津有味。2010年去山东旅游,发现有一个商店卖袋装蚕蛹,我买了几袋带回来,打开品尝,一阵浓郁的童年味道扑面而来,母亲吃后也说和恒口的蚕蛹一个味道。后来在本地超市也发现了袋装蚕蛹,但是味道却差出千里之外。
思绪拉回,那个年代的人们普遍都不太富裕,恒口街上经常出现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乞讨者。有一次,在一个饭馆里,一位食客买了一碗面,是那种粗瓷大碗,面满满的,他放好调料,手拿筷子专心致志的上下挑动面条,面条经辣椒油的滋润,红彤彤,油亮亮的,食客夹着面条正要享用,忽然不知从哪儿冒出来一名乞讨者,黑黑的大手伸向碗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的抓起一把面条,迅速跑出饭馆,边跑边把面条塞进嘴里……这名食客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待反应过来快速追出去,边追边喊:“站住!xxx!”乞讨者早已无影无踪了,食客站在街边气的满脸通红。
恒口街是一条东西绵长的古街,西边的尽头是我父亲的182医院,东边连接着恒河,街上的人们经常去那里洗衣服。恒口医院的对面是一个露天影院,我们经常去看电影,《原形毕露》、《闪闪的红星》、《渡江侦查记》,它们丰富充盈着我的童年时光。街两侧的住家基本都是破旧的木门,医院职工孩子们的生活水平明显高于街上的其他孩子,那是个资源匮乏的年代,恒口街上的水果还是比较丰富的:樱桃、枇杷、桑葚、猕猴桃,但是唯独没有苹果,物以稀为贵,她象水果中的贵族,戴着神秘的面纱。父亲的部队医院却经常发苹果,或可以低价买到,当我拿着红红的苹果站在医院门口开心享用时,经常会引来街上其他孩子们羡慕的目光,她们眼巴巴的看着我,
一次,一个年龄与我相仿的小女孩怯怯的问:“我能咬一口吗?”我从小就随和不吝啬,“好吧!”
谁知她咬了之后,苹果上留下了血印,我也不吃了,直接送给她了,那个女孩高兴的接过苹果,贪婪的吃起来。
南方的冬天很少下雪,我记忆中下了一次雪,薄薄的,象一层轻纱笼罩在大地上,透过轻纱可以隐约看到地上的一切。冬天房间里靠烧炭取暖,烧剩的炭及炭灰都倒在医院北面操场的垃圾堆里。操场北面的墙上有一个小门 ,经常有街上的小姑娘从小门进入,臂弯挎着一个小篮,手拿小铁锤,从垃圾堆里寻找炭块,用小锤敲打,被敲打的炭块露出未烧彻底的黑色,然后放入小篮中。我看着她们动作娴熟,象做游戏一样,觉得很有意思,甚至想象着自己也挎着小篮,手拿小锤去敲打炭块。现在想来,那是她们贫困之下的无奈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