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充斥着商业化的社会,我有些无所适从。想逃离,却有深深的后顾之忧。继续忍受,内心又不得不被煎熬。由此,我深深相信了佛教里的“人生是苦”。这苦是凡夫的苦,我,就是凡夫。那么,如何从凡夫升华成智慧者呢?这也许是一条很长的路。
又开始纠结了,纠结是某种程度上的迷茫,是不知所措,是一种痛苦。
我尝试不去纠结,尝试着找到某种精神上的依托,比如信仰,比如基于对自我清醒认识的某种信念。尽管不纠结也不代表是一种好的状态,猪就从来不纠结。
为了不使自己变为猪,我重启了纠结,也停下了脚步,站在或蹲在原地。不纠结就意味着在走,不管往哪个方向走,至少在走。纠结就意味着停滞,对的、错的都不去做,死人也是这样的,什么都不会做,躺在棺材里等待岁月的侵袭使其腐烂、分解,化为乌有。
想到这里,我内心有种力量在鼓噪着我,“你不能做死人,你现在分明还活着!”那么,方向呢?我反问。活着的感觉就是方向,这个念头倏地冒出来。自由、像人一样的活着。
再进一步具象化,自由,就是不想做什么的时候就可以不做什么。像人一样的活着,就意味着不能像猪,或者像狗一样。我们平时骂人会用猪狗不如这个词,殊不知即使如猪狗,也一样的不堪。
我一直有个善良的想法,当然,这个善良也是我自认为的。就是让这世界上痛苦的人可以减少一些,从积极的角度来讲,就是让更多的人拥有智慧,佛教里讲,人生是苦,是指凡夫的人生是苦。但有智慧之人不会苦。痛苦减少是和智慧增多同时发生的。当然,这个想法和大乘佛教里的普度众生是一致的,但我可以确认的是,在我有这个想法之前,我并不了解佛教,所以我可以自豪的说,我具有佛菩萨的理想。尽管,我尚且不具备佛菩萨的智慧。
我是个自卑的人,从小到现在,都是如此。可能正是因为自卑,我把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内心的丰富度上,我敢说我已超过了大多数人,当然,我只敢在书面文字上这么说,嘴里是说不出来的。书面文字给了我讲真话、吐露内心的勇气,因为没有人会马上蹦到我的word文档里对我指着鼻子批判否定。在现实生活中我活的越憋屈,在书面文字上我就越张牙舞爪为所欲为。这是某种程度上的必要的平衡吧。
回到活着的话题,我觉得作为一个人活着,一定是要区别于猪狗的。这个区别的关键就在于精神。要证明活着,除了拍张照片证明存在过以外,也得做点区别于猪狗的事情,做点以猪狗的智商做不成的事情。写作,就是一件靠灵魂才能做成的事情,我想,这是一个比拍张照片更好的选择。同时,也可以实现我善良而狂妄的“普度众生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