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直解
“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直解】 “省察克治是在有事时的存心养性,存心养性是在无事时的省察克治。”
注释
【省察】,邓艾民注,语本《论语·学而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第四章)
【存养】,邓艾民注,语本《孟子·尽心上篇》:“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第一章)
【存养是无事时省察】,邓艾民注,朱熹《中庸章句》云:“右第一章,子思所传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次言存养省察之要,终言圣神功化之极。”(第一章)
以下引陈荣捷注:
但衡今云:“有事时省察不得力,多由无事时失于存养。故有事时省察即存养。无事时存养不得力,多由有事时,罔知省察。故无事时存养,即省察。”
于清远云:“省察存养,念念在去欲存理而不间断。”
笔记
《中庸》第一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朱熹所说的“存养省察之要”即是《中庸》所说的戒慎恐惧慎独之功夫。
程颢说“廓然大公,物来顺应”,对应在这里的功夫就是,无事时省察克治,存养的此心廓然大公,有事时自然可以物来顺应,内外两忘。
有事时存养,才能应变不穷,这存养是无我之心境;无事时省察,才能临事不乱,这省察是刻意的功夫。
拿射箭来说,在射箭的准备阶段,要姿势、动作都合乎射箭的要求,不留丝毫偏差,这是“存养是无事时省察”;在射箭那一刹那,要人箭合一,物我两忘,这是“省察是有事时存养”。
通俗地讲,就是有事的时候,认认真真做事,没事的时候,仔仔细细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