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下班回家,我准备休息一下就带小七去楼下玩,她咚咚咚跑到阳台窗前,指着小区角落对我说:“你看,小朋友在滑滑梯。”我问小七:“你是不是想去滑滑梯呀?”
小七却说:“不去。”
她摇着小脑袋思考了一会儿,拉着我的手说:“看书,看书。”
每天读绘本是小七喜欢的事情之一,哪怕一本绘本已经看过好多次了,她也看得津津有味。看见她又拿出那本我已滚瓜烂熟的《好饿的毛毛虫》,我向老公投去一个苦笑,他心领神会,自觉坐到了小七身边,陪她看那条暴饮暴食的毛毛虫。我随手抽了一本书靠在他俩身边。饭饱神虚,好不惬意。
印象中,这本《妈妈永远“在线”》已经躺在书架上大半年了,当时收到书,我只读过序言,了解到这是一个培养留学生的故事,我便有点打退堂鼓了,生怕又在书里看到“教育体制之争”。事实证明,我的偏见让我差点错过了这本好书。
作者“臭蛋妈妈”是复旦大学新闻学硕士,解放日报首席记者,也是一名为了育儿自修成为心理咨询师的学者。她在这本书里分享的不是高深的育儿知识,没有板着面孔的说教,只有一个又一个她和臭蛋间的小故事。
臭蛋原是一名“学渣”,是一个上小学被同学嘲笑考倒数第一,与老师喜欢的“好学生”不太一样的孩子。但从书里,我们又能明显看出,臭蛋考倒数第一不是因为他不爱学习,顶撞老师不是因为他品行不好。相反,臭蛋妈妈和臭蛋从小养成的阅读习惯,让他成为一个能够高度专注于自己热爱的学习中的孩子,臭蛋妈妈给予孩子平等与尊重的教育理念,把他培养成了一个有个性、有主见、有责任感的孩子。只不过,在他当时所接受的教育里,不适宜他生长的规则难以使他的优点良性地发挥出来。读罢全书,我真正理解并敬佩臭蛋妈妈做出送孩子留学的决定。这不容易之处,一是能正确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适合什么样的生长道路,二是能为自己即将踏上的道路铺垫出坚硬的基石。臭蛋妈妈想要表达的,不是哪种教育更好,而是自己的孩子更适宜在什么样的土壤生长的问题。
虽然,每个人的育儿之路都是自己摸索出来的,别人的成功也往往是我们难以复制的,但我还是认为此书值得所有妈妈去读一读。
她尊重孩子认知、尊重孩子情绪、尊重孩子表达、尊重孩子选择的种种做法,都值得我们学习。
我想,不是所有妈妈都在一开始就明白自己怎样做妈妈,也不是所有妈妈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孩子将在自己的影响下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那天,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看着身旁熟睡的女儿,我也不禁在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妈妈?我的孩子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天使宝贝”是天生的吗
小七出生于2020年,出生时,婆婆正在疫情最严重的北京,无法及时赶到,我妈还没退休,只能请到一个星期的假。很多人都劝我们,请个月嫂吧,你们俩啥都不懂,怎么带呀!
我和老公坚定地摇摇头。
“我们自己带。”
月子里,小七每晚起来两次,我伤口恢复得很好,每次都坐到她小床边喂奶,老公则迷迷糊糊塞个枕头到我腰后,然后继续进入梦乡。
四个月时,小七就断了夜奶,让我睡上了整觉。
许多人说:“你真是生了一个天使宝宝”。
每每听到这个夸赞,我心里是不敢苟同的。因为只有我和老公最清楚,这个从未让我们熬过大夜、很少让我们焦虑的“天使宝宝”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其实,孕期里,我就接触到新生儿规律喂养的课程了。因为我一直坚信,孩子一定要自己亲手带。为了让自己立下的flag不倒下,我在生产前一天,还在手机上复习着《PDF喂养》的网课。
这门课程大概是说,婴儿的睡眠、喂养都是有天然规律的,我们首先要认识这种规律;其次,婴儿的饥饿和困倦都是本能,我们不能随意去规定喂养的时间和次数以及人为破坏他们自主入睡的本能。
我相信,今时今日的育儿理念已经进步到跟以前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但带娃这件事,经验还是王道。现在的许多老人带孩子时,还是奉行“哭了就是饿了,哭了就要抱着”的理念。比如在听到我奶孩子是严格按照三小时一次、睡觉时间要按照公式计算时,我妈还是表示了深深的不理解。
但很快,小七的表现证实了这种做法的科学性。四个月时,我带小七回老家小住,她在婴儿床上呼呼大睡,我在大床上也呼呼大睡,她每次小睡醒来哼哼着要吃奶的时间,绝对是在四小时以内,每晚八点,她趴在小床上啃着奶嘴,不到十分钟就会沉沉睡去,然后直到第二天早上六点,卧室的灯才会亮起。我妈原本心疼我一个人带娃,做好了替我熬夜的准备,没想到,她眼见我每天游刃有余,生活滋润,身材比刚生完还胖了一大圈。她惊讶地说:“怎么会有这么乖的娃!”
你要问我,是不是我从来都没有为孩子的哭闹不知所措过,为失去自由的当妈生活沮丧过焦虑过,那显然是不真实的,哪个成年人在面对一件完全不以你意志为转移的事情时,不会感到茫然无助呢?
只不过,提前地学习科学、系统的育儿知识,坚定地贯彻执行、夫妻二人的相互扶持使得我们感受到的焦虑少之又少。我也从孩子的这一阶段第一次体会到当“学霸妈妈”的成就感。人总会对未知感到恐惧,而当我们愿意去学习去了解时,未知的领域就不再令人恐惧了。
我相信,每一个“天使宝宝”的背后,都有一位睿智的妈妈,她在孕期一定有着规律的作息,快乐的心情;她一定会仔细地鉴别孩子的哭闹究竟源于什么需求;她一定不盲从于任何的育儿经验,并能温柔地贯彻自己的原则。
这便是做妈妈要修炼的第一课——一颗柔软却强大的内心。
你说东,她偏往西
不知道有没有妈妈有相同的感受,你总以为孩子越大越好带,可回想起来,她还是在襁褓中那段日子最乖。
会走路以后,小七渐渐从“天使宝宝”向“捣蛋鬼”的路线发展了,坐在餐椅上,她总是哇哇大哭,把我精心准备的食物捏碎、摊平、扔了一地。
像打仗似的吃完一顿饭后,不安分的她又开始对目之所及的所有东西下手了——趁你不注意,她会把米缸里的米搅得满地都是,把客厅翻得像鬼子进了村,假如你在厨房里想做一做家务,回头一看,她已经把菜筐里的菜丢得“尸横遍野”,衣服上、裤子上都沾满泥土的芬芳。
你要是敢说不准,她一定变本加厉,你要是上手去抢,她立马开始大哭大闹,甚至乱打人。
怎么会这样?曾经那个乖宝宝怎么变成了这样?
万幸,愤怒没有让我放弃求知的欲望,我还是从书里找到了天使变恶魔的答案。
捏碎食物,是宝宝用小手探索不同触感的食物的过程,并不是不尊重我的劳动成果;把菜丢掉,是宝宝探索空间、位置、方向感的尝试,并不是对妈妈大逆不道;生气的时候乱砸东西乱打人,是宝宝的口语表达还跟不上活跃的思维,并不是品行不端。
我是一个急性子的人,遇到挑战的时候总喜欢“一次性死个痛快”,不擅长打持久战,所以,在出手改造小七之前,我会思虑再三,选择能够可持续使用的方式。
要锻炼触感,那我们就多带孩子出去走走,门口的水泥路、鹅卵石路、碎石路、草地、沙滩……让她把鞋袜脱掉,爬一爬,摸一摸。
感知空间和位置,那我们就一起“爬高上低”,听一听玩具从不同位置掉落的声音,把玩具藏在前后左右,让宝宝自己找一找。
至于哭闹、尖叫和打人。我真切地建议父母尽早教会孩子如何表达喜欢与讨厌,接受和拒绝。据我观察,小七的哭闹大部分源于大人制止她做危险的事和爸爸非要亲她的脸。
所以,我教会了她说:“谢谢,我不喜欢”和”我自己来“这两句话。
孩子也会有情绪,她也需要宣泄情绪,我们一味地对她说“不要、不准”只会引起她逆反的心理,也会让她对你的信任不胜从前。
所以,与其制止你认为不好的行为,不如先学会尊重孩子的认知,理解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适应自己的变化。
不做情绪怪
就在前天,我脑海里一直幻想过的一件可怕事情发生了。
小七奶奶到顶楼晾衣服,小七一个人找不到奶奶自己尝试开门,结果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了。小七奶奶出去时没带手机,急得快冒烟时终于找到物管帮忙,打了一个电话告诉我。
我立马打电话转告老公叫他赶紧叫上开锁公司往家赶。当时还在学校的我急得快要哭出来,想到小七一个人在家哭得撕心裂肺的场景,我实在是心如刀割。
这时,老公打来电话,他说刚才我说得太急,他没听清,所以他打了个电话回家确认,可电话是小七接的。
我急忙问他,小七怎么样?老公居然说,小七接电话听出了爸爸的声音,很开心,她甚至没有哭。
我惊讶极了,赶紧打了一个视频过去,小七接起视频,我看见她圆圆的小脑袋出现在视频里,瞬间松了口气。
我唤她:“陈于诗?”
她答:“哎”。
我说:“你在干嘛?”
她略带哭腔地说:“奶奶开不到门啦”。
眼看她就要哭起来,我赶紧说:“没事,奶奶在开门,妈妈陪你聊天,你去图书角找一本书看好不好?”
小七响亮地回答我:“好!”
屏幕前没有了她的身影,只听见她咚咚咚跑过去的声音,接下来的几分钟里,我听到她在碎碎念:“不看这本……看这本”,然后只听到翻动书页的声音。
过了一会儿,她的小脑瓜又出现在屏幕前,由于她不会把手机抬起来,我看不到她的脸,我只能继续尝试呼唤她:“小七,你看的这本书上有什么呀?”
她说:“小老鼠,1,2,3……”
我立马猜到她在读《宝宝》,并且我清楚的记得下一页就是熊猫宝宝吃竹子的画面,以往读到这一页,小七都喜欢让我像熊猫妈妈一样喂她吃书上的竹子。
“小七,妈妈也想吃竹子。”
她果然看到了这一页,屏幕前,她把捏起来的食指和大拇指递到我面前。这是我们经常玩的游戏,捏着空气假装有好吃的要喂给对方。
我张开嘴巴,发出啊……的声音,连连赞叹,真好吃!
后来,她好几次挂断了我的电话,我怕她又害怕得哭起来,于是不停地打给她,最后一次打通时,她在哇哇大哭,原来是爸爸和奶奶成功打开门进来了。
自己在家呆了一个多小时的小七终于委屈得哭了出来。
这一个多小时的小七,实在太让我惊讶了,她清楚的知道发生了什么,并且能够克服自己的恐惧,安抚自己。我实在太刮目相看了。
这也让我意识到,父母在面对意外时表现出来的情绪状态和理智与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发生问题时,如果我们自己能做一个心平气和、理智对待的大人,那么我们的孩子也会充满安全感,在面对困难时能够理智地思考解决的办法。
啰啰嗦嗦居然写了这么多,原本以为没什么可写的我,脑海里居然还在不断涌现我和小七的故事。今天是母亲节,我想着总要写点什么来纪念一下。
长久以来,我们庆祝母亲节时都在感叹一个女人为了做母亲而做出的巨大牺牲,以此来凸显母爱的伟大。但当我真正成为一个母亲时,我反倒不太认同这种观点了。
当一个事业女性工作出色时,总有人觉得她一定牺牲了家庭,若她两者都做得出色,则会有人问她如何平衡自己的事业与家庭。这个社会,男性有男性的分工,女性也有女性的职责,不论男女,都各有各的精彩也各有各的不易,在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面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无法真正切分开,如果非要求取平衡,那我觉得,踏踏实实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就是平衡。
当妈妈后,我的每一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晨起工作,傍晚归家。回家后我一般会运动、陪小七读绘本然后哄她睡觉。尽管小七还在非常粘人的年纪,但她却能做到早上被我吵醒的时候潇洒的对我说声拜拜,晚上回家拉着爸爸搭积木,在妈妈运动间隙督促妈妈快点运动。她很少需要我放下工作陪伴她,而陪她成长也没有阻碍我去追求自己事业上的进步。我认为,这是我们家里的每一个人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告诉她,每个人都不是世界的中心,我们都有自己该做的事,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才有平衡与和谐。
而说到牺牲,我从不认为有了孩子便要牺牲。因为,当一个生命与你联结在一起的那一刻,她的喜怒哀乐也成了你的喜怒哀乐。她那肉肉的小手给你暖乎乎的拥抱,她睡梦中的呢喃都是对你的需要,她的每次进步、她每个可爱的模样……
这一切带来的快乐,如果没有孩子都不会产生,牺牲再多也无法得到。
诚然,是否生育孩子是女性自己的选择,人生的快乐也并非养育孩子一种,但在与自己的孩子相处的每分每秒里,我的生命也在被治愈、被洗礼、被革新。因为养育了孩子,我日渐平和、成熟,也更加幸福和完整。
回到刚开始的问题,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妈妈?
我想,我要努力成为一个明天比今天更好的妈妈。
我想养育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她可能不是个乖孩子,但一定是个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