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3日 坚持分享第74天
今天夜晚的读书会在继续,而我在久坐中认真思考一个问题何为幸福力?
我在上学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一旦想要做成一件事情,心中就会有一个执着的种子生根发芽,即使过程艰难险阻,我也和它杠上了,愿意去突破去尝试。不管结果如何我都接受,因为我已经尽全力去搏一搏了,就没有什么遗憾了。突然有那么一阵子我发现有些事情是我无力去改变的,即使尽全力也依然无力回转,这种感觉真的像被命运紧紧的扼住喉咙,于是我选择妥协,去接受它,去适应它。
当我知道自己明确自己的目标后我很欣喜,但也有痛苦和迷茫,因为知道自己要什么后你去努力付出却频频碰壁的那些感受与压力是你无法去控制,也是无法想象的,所以开始会让周边的人感到累,我想我大概走在了同龄人的前面,同时我失去了幸福力,太渴望去成长也就失去了美好的内心,会变得不那么快乐,那么究竟什么是幸福力呢?我也在找寻。
何为幸福:下面这篇文章是一位文友转给我的
《一个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相隔21年破译的幸福密码》
1988年4月,霍华德金森24岁,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哲学系博士。他毕业论文的课题是《人的幸福感取决于什么》。为了完成这一课题,他向市民随机派发出了一万份问卷。
卷中,有详细的个人资料登记,还有五个选项: A、非常幸福。 B、幸福。 C、一般。 D、痛苦。 E、非常痛苦。历时两个多月,他最终收回了五千二百余张有效问卷。经过统计,仅仅只有121人认为自己非常幸福。
接下来,霍华德金森对这121人做了详细的调查分析。他发现,这121人当中有50人是这座城市的成功人士,他们的幸福感主要来源于事业的成功。而另外的71人, 有的是普通的家庭主妇,有的是卖菜的农民,有的是公司里的小职员,还有的甚至是领取救济金的流浪汉。这些职业平凡生涯黯淡的人,为什么也会拥有如此高的幸福感呢?通过与这些人的多次接触交流,霍华德金森发现,这些人虽然职业多样性格迥然,但是有一点他们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对物质没有太多的要求。他们平淡自守,安贫乐道,很能享受柴米油盐的寻常生活。
这样的调查结果让霍华德金森很受启发。于是,他得出了这样的论文总结: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最幸福: 一种是澹泊宁静的平凡人, 一种是功成名就的杰出者?如果你是平凡人,你可以通过修炼内心、减少欲望来获得幸福。如果你是杰出者,你可以通过进取拼搏,获得事业的成功,进而,获得更高层次的幸福。他的导师看了他的论文后,十分欣赏,批了一个大大的“优”!
毕业后,霍华德金森留校任教。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如今,霍华德金森也由当年的意气青年成长为美国一位知名终身教授。 2009年6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又翻出了当年的那篇毕业论文。他很好奇,当年那121名认为自己“非常幸福”的人现在怎么样呢?他们的幸福感还像当年那么强烈吗?他把那121人的联系方式又找了出来,花费了三个月的时间,对他们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反馈回来了。当年那71名平凡者,除了两人去世以外,共收回69份调查表。
这些年来,这69人的生活虽然发生了许多变化(他们有的已经跻身于成功人士的行列;有的一直过着平凡的日子;也有的人由于疾病和意外,生活十分拮据。),但是他们的选项都没变,仍然觉得自己“非常幸福”。而那50名成功者的选项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仅有9人事业一帆风顺,仍然坚持的当年的选择——非常幸福。23人选择了“一般”。有16人因为事业受挫,或破产或降职,选择了“痛苦”。另有2人选择了“非常痛苦”。
看着这样的调查结果,霍华德金森陷入了深思,一连数日,霍华德金森都沉浸在自己的思绪当中。两周后,霍华德金森以《幸福的密码》为题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在论文中,霍华德金森详细叙述了这两次问卷调查的过程与结果。在这次论文结尾,他总结说:所有靠物质支撑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都会随着物质的离去而离去。只有心灵的淡定宁静,继而产生的身心愉悦,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
无数读者读了这篇论文之后,都纷纷惊呼:“霍华德金森破译了幸福的密码!”这篇文章,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华盛顿邮报》一天之内六次加印!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霍华德金森一脸愧疚:20多年前,我太过年轻,误解了“幸福”的真正内涵。而且,我还把这种不正确的幸福观传达给了我的许多学生。在此,我真诚地向我的这些学生致歉,向“幸福”致歉!
这个故事我之前也读过,没有太在意,现在再读我的觉悟也不能达到这些用自己一生的经历来告诉我们的智者的高度,但是我慢慢领悟到了失去的和得到的都是一种平衡,内心的这种平衡会随着年龄而愈加平衡,关键是自我对这种平衡的调解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也许经历的愈多反而愈明了,幸福力是要一直去追寻的,我们也是在成长路上领悟再继续成长,一切尽人事听天命,顺其自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