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一场大雪,铺天盖地下了起来。早起还在飘舞,绵白的雪,铺满小区的地面、灌木丛、亭子和大树。
这是岁尾的雪,也是新春的雪。
雪在缓缓的飞舞着,蹁跹着,旋转着,仿佛在悄悄告诉世人,新春来时,苏醒的树木花草,还是会发它今岁的新芽,一切磨难都会过去。
我边看雪花飘飘,边拿起拖布准备擦地。
也许是拿拖布的声音惊动了正在屋里看书的儿子,他从屋里快步走出来,抢下我手里的拖布,说:“不是说好了,这段时间地归我嘛?怎么又来抢我的活!”
“好,给你,这几天都是你干活,怪辛苦的,今天觉得好了不少,就想着我来吧。”我把拖布递给他。本来还想再说两句,可刚说完一句,咽喉处就袭来熟悉的如同羽毛扫来扫去的痒痒的感觉,忍不住咳了起来。自从12月30日,做过抗原试纸检测确定我已转阴之后,我就一直咳嗽,时常把自己咳成一只大虾。
儿子端过一杯温水递给我,拍着我的背,说:“看你说的,还辛苦,作为家里的一个成员,做家务是我应当应分的事。你别逞强,都说了阳康之后要静养,你就老老实实地躺着,不用担心家务,我全包,不就是做饭,擦地,洗衣服,给两只猫铲屎吗?多简单,还担心我不会做?我做不好,还做不对嘛?”
“是啊,是啊,你长大了,会照顾人。”我欣慰得笑着说。
“妈妈,说句不孝顺的话。你生病了,我很高兴。高兴我终于有机会像你照顾我,照顾姥爷那样照顾你。小时候太小,不会照顾,长大了吧,又离你很远,无法照顾。”儿子边拖地边说道,一招一式都是我教给他的。
他说:“今天中午我给你做你爱吃的小白菜炒鸡蛋,清蒸茄子,配上二米粥,清淡,好消化,易吸收。别光坐着呀,妈妈,喝点我给你熬的止咳水……”
儿子的话语像一首旋律优美的乐曲,更像春日里的暖阳,抚慰温暖着我因病带来焦灼的心,渐渐的,心安宁了,平静了,柔暖了。
看着他擦完地,在厨房笨手笨脚认真地准备饭菜的样子,我不禁浮想联翩:很多人说亲人之间,特别是母女父子的人生,是雷同的,是相似的,遗传的。在我看来不过是父母潜移默化的熏陶、传授与教育,你是一片乌云,笼罩四野,你的孩子也将是阴郁冰冷,使周围常年冰雪覆盖;你是一束阳光,照亮他人温暖他人的同时,你的孩子也被温暖充满,变成不断释放光热的太阳,在他余生里,他自然释放着融融暖意,融化冰雪,催发新芽。
我记得他小时候虽然很细心,但有时候说话没有长幼尊卑之分,对爷爷不耐烦;对爸爸呼来喝去,耍脾气;对生病的妈妈只是会端杯水,如果让他帮忙干点活,他就会以我玩呢,没时间来推脱。虽然我总是说道理教育他,但,收效甚微。可,自从带他回家照顾生病的爸爸,他目睹我的一举一动,目睹我生活中对待父母的点点滴滴,目睹我日夜辛苦的操劳,他变了。
那时候,我每天只能睡4、5个小时,凌晨4:30点起床为爸爸做早饭,上班时多次中途回家照顾他,晚上陪孩子学习到10:30,刚上床,傍晚5点睡觉的爸爸就会醒来,无数次喊我,或是问话或是有事,直到他再次在1:00左右安静下来,我才能卸下这一天的劳累,安静地入睡。
渐渐的,他放学回来第一件事是到瘫痪在床的姥爷身边问候一声,给姥爷捶捶背,知道姥爷讨厌尿不湿,会拿出尿壶给姥爷接尿,帮我给姥爷洗澡,在老公与我冷战时,给他讲道理,让他珍惜我,教他哄我宠我。特别是此次阳了之后,他让我感受到被心疼、被照顾、被呵护的温暖。
吃午饭时,雪停了,太阳钻出云层,金灿灿的阳光洒在雪地上,仿佛是在雪地上撒上了一层金粉,映衬着周围的楼房树木仿佛是一副徐徐展开的简笔画。再看坐对面的人,就如这冬日的暖阳,明亮安静,散发着柔柔的暖意。
这几年,总听身边的人抱怨自己的孩子对自己不闻不问,冷漠不关心,然后羡慕儿子的孝顺。其实,我想说,孝顺是一种家风,是一种传承。要想儿女孝顺,自己就要孝顺父母,对父母和颜悦色,关心呵护。我小时候天天看的是妈妈不到四点起来给爷爷单独打鸡蛋水,然后做一家人的早饭,那时候条件不好,她每餐都想办法做爷爷爱吃的能吃的,还嘱咐我们不能和爷爷抢着吃,给爷爷打洗脚水,跟爷爷说话时柔声细语…我成家后自然而然也这样对待长辈,儿子看着我的所作所为,潜移默化地也就学会了。我想未来他的孩子应该也会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