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儒敏:缺少“梯度”的新教材
一、理念与现实
新一轮课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理念与方法有显著的变化
语文课本来是“化育”人的课
抛开中考和高考来谈课改是不现实的,课改和考试也并非水火不容。不被考试牵着鼻子走,要有平衡;既考得好,又不把脑子“搞死”,兴趣搞没
无论如何不能退回到应试教育的泥淖中
二、关于“主题单元”
新编语文教材采用“主题单元”的框架结构
初中教材三年6册如“家国情怀”“亲情歌吟”“生命礼赞”“品行善恶”“艺术感悟”“亲近自然”“时政聚焦”“科学之光”等二三十个单元,每个单元三四篇课文
“练习探究”题偏重主题内容,语词表达等方面设计的练习题较少。语文知识的小板块,比较零碎。
主题单元结构的编法凸显人文性。问题在于很少考虑难度系数和教学适用度,也难体现语文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
编初中教材的又不太顾及小学,彼此的衔接以及梯度更成问题。
最好放弃主题单元的体例,回到语文习得的主线。
用现有的教材,要注意在梯度问题上有所调整。可以发挥各自的创造性,对现有教材做必要的调整。参考新课标对不同学段的要求,结合学校以及学生的情况重组,遵循由浅入深的规律。
仍然按照单元顺序以及课文组合,讲解和练习等方面往“语文学习基本要素”(“浏览、“群读”、描写、议论)方面靠。
三、关于识字、阅读和作文
1、小学低年段识字提倡“多认少写”,并不要求都“四会”(会读,会写,会讲,会用)。
2、阅读教学,一二年级主要还是激发兴趣,接触阅读,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三四年级,学习默读和略读,不出声,不指读;粗知文章大意,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五六年级有阅读速度要求,要让学生学会浏览,能初步阅读叙事性作品。
作文教学,小学低年级只有“写话”,用几句话写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小学高年级叫“习作”,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初中开始有作文,要求能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记叙性文章和说明性文章;有理有据地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高中作文开始有文体(一是理论类,如评论、随感、杂文等;二是实用类,如提要、自荐书、考察报告、研究报告等)练习;尝试诗歌、散文等文学类(理论类和实用类写作放在前面)。
3、课标要求,初中毕业生能写通顺、清晰,熟悉并能掌握一般的议论文、记叙文或应用文,有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但现实情况标准普遍拉高,而且方向也在偏离,如要求“创新”、“个性化”、“思想深刻”、“文笔优美”等。学生讨厌作文课,值得我们反思。作文要求拔高,不完全是技术问题,是基础教育的全局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