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中年惡爸”,关注后了解更多精彩内容!!一个努力陪伴孩子成长的中年惡爸。
编程的话题今天是最后一篇了。写这个系列的原因是在机构的营销下,家长们容易偏离学编程的初心。泼点冷水。刚刚翻了2018年新闻,少儿编程的市场规模在20-30亿元之间。编程有其正面意义,具体是什么各有看法。编程锻炼的是思维,甚至只是锻炼的工具,锻炼好了也就不用执着了。
从少儿编程里孩子能学到哪些知识——养娃记0194
由编程语言想到少儿编程和打字培训没区别——养娃记0195
01 为什么作者做不了阅读理解
这个问题思考了很多年。最近因为孩子阅读理解总是不得分,又开始思考。
为什么作者来做也未必能做出来,是出题人的不对吗?
这里我的看法是,出题人只是借用了这个文章,来考查孩子的技能。
什么意思呢?想考查对拟人手法的理解,于是找了一篇文章,里面有拟人。孩子差不多就按照:文中xxx,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xxx,表达了作者xxxx。
就可以了,但是作者当时是不是一定这么想,未必。这个和我们平常理解,考的是出题人的思路异曲同工了。
作者为什么做不了?其实也很多年前就有类似套路。
知名作家做不好高考语文题。
是因为对于工作上的能力要求,作家,和未来不知道做什么行业的其他人,是不一样的。作家未必能看懂专业的学术论文,道理是一样的。
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借文章来考查知识点。
02 编程锻炼的是什么能力
借着上面的思路,编程锻炼的解决问题的思维,如果锻炼到了,编程也就不用去纠结执着了。
昨天的文章里面简单分析了编程思维大概是什么样的。
像C,C++这类语言,是非常反直觉反人性的,因为它们贴近机器太深了。 但是Python,Java这类语言就人性化多了。这是趋势,也是将来的必然。从好的方面来讲,至少会锻炼几种能力。
-
耐心
因为会长期处于报错,修改,报错,修改,报错,修改。
急死了也没用
-
对目标的执着
还是耐心的事,一个问题弄不出来是常态,性子磨没了还坚持,强!
-
问题分析和逻辑思维
这个好理解,一个问题从数学角度和从计算机角度,是不一样的。
怎么样把一个问题,分解成小问题,然后解决它
-
抽象思维
这个和上面说的是一回事,就是翻译的能力
编程说起来,就是把现实问题,翻译成计算机问题。
然后解决它。这个其实和数学,和奥数是一样的。
数学课也可以锻炼,为啥要给孩子多个负担呢。
-
全局思维
也有人叫框架思维,意思是差不多的,问题规模大
就要从大处着手来思考。小处着手来解决。
我能想到的就是这些了。
03 思维锻炼很难定量检验
思维锻炼是从少儿就开始的营销话头。
实际上,关于计算机编程,小时候从小霸王学习机就开始了。
每种益智玩具都会带有智力开发的使命。
上面提到的几个问题,用编程这个词,不太足以吸引更多消费。
于是STEM就开始了,我想这个词很快也会被替代。思维锻炼是很难定性的,从个人的经验来看。
学会玩游戏是最大的收获,自制力不够是不小的惊喜。
看到这个图,我就不淡定了。都不知道是什么依据折腾出来的课程体系。
04 其他的能力
编程这个事有这么大市场规模,有其合理性的。
但是我们也要理性去看待。
如果一个行业如果对某个具体的工种强依赖,说明这个行业的发展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单点风险太高,必然成本也很高。而编程培训之所以风行,很大的原因在于它方便复制推广。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的话题性足够。现在传统行业里面积累的很多方法论不断的应用在IT行业里面。某种程度上来说,编程甚至是这个行业里面最不重要的技能了,虽然是很基础的技能,说起来也是拿钱不那么多的岗位了。和机器打交道相对纯粹,同时长期价值未必是很高的。
我们希望孩子在这里承担什么样的角色呢?即使是非IT行业,多一技傍身,技多不压身,但是这种技多未必需要通过少儿编程来实现。
05 所以你想说什么呢
只是说,我们要做这个事之前,想下为孩子投入编程的目标是什么呢。
是为了锻炼思维?是为了一技傍身?只是别人报了我也想报?反正有这个预算不报这个报那个?是为了将来是个必须会编程的世界?(这个打问号)实际上很多事可以通过协作来解决。 想下自己要培养孩子什么样的真正核心的能力,是最适合他的。 正儿八经的编程,可就得考虑脱发的风险了,舍得不。
06 养娃碎碎念
-
错题本-067
居然有家长卷到自己做软件管错题了。
-
时间管理-031
今天写得很认真,但是孩子有些失落,回来的时候睡了。
-
早睡早起-029
提前了一点点。
思维导图-029今天没时间,还是没动手。
复习预习-028回家的时候孩子已经睡了……。
小家伙-022闪卡还是有兴趣的,继续加油。
不知不觉,已经进入中学阶段,叛逆的萌芽已经越发明显,许多看起来无法接受的缺点,拖沓,拖拉,信心不足,情绪管理不善,丢三落四,凡此种种,一应俱全。我似乎慢慢把一手好牌给打坏了。不管如何,还是希望尝试着记录这段经历,聊以慰藉,抚慰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