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高中女孩把母亲装在了行李箱里,家门也反锁了,她坐在行李箱旁,呆坐了两天。这是一出“爱之深,恨之切”的人间悲剧。
5月23日晚,15岁的女儿以帮忙按摩为由,用绳子将妈妈勒死后,装入一个行李箱中,随即反锁家门,一个人和行李箱中母亲的遗体待了两天一夜,直到案发。
女孩是高中生,与父亲离婚了的母亲是一名律师,平时工作繁忙,对女儿的要求也相对严格,虽然如此,但她也是一位爱孩子的妈妈。
这从她生前写的诗就可以看得出来
“女儿 看着我 别给我你的背影 你小小的背影 让我忧伤的心 又变成 冰凉的石头”
“有缺口的爱,虽不完美,却想在 ,不完美中,爱到极致 ”
诗中表露的感情,有爱的深切,也有不完美的悲哀。
也许正是因为母亲这种爱之切的情感,才会有责至深的行为。
从母亲的角度分析,女儿还小,是非对错的辨识能力不足,作为家长的她有义务管教好女儿。再者,她望女成凤,严厉要求女儿做到最好,这是为女儿能有个更好的未来,是为了她好。
从女儿的角度分析,母亲以监管人的身份制约、过界干涉,根本没有考虑自己的想法,自认为是对的,这是强迫,是以爱的名义绑架。幼时无力反抗,只能默默忍受,一旦忍耐的情绪冲破界限,就会爆发惊人的力量。
这个悲剧的故事让人痛惜不已,难道是孩子生性恶劣,无法教化?
不,这是家庭教育的失败!
1.父母的自我教育方式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从出生到成长,孩子与父母的接触最多,受到的影响也最大。两者的关系中,父母是主导者,他们强硬地用自己认为对的方式教育孩子,从而忽略了孩子的想法,最终导致两者的僵硬关系。
2.角色的缺席
父母父母,有父有母才算是一个完整的家庭,这两个角色缺其一对孩子都是一种伤害。父亲对于孩子来说更具独立、坚强,而母亲则是温柔、慈和,两者的个性特点对于孩子的性别认知、心理健康、情商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3.正值青春叛逆期
很多父母以爱的名义,行自私自利的行为,是对孩子残忍的桎梏。幼时无力反抗,尚且可以忍耐,但孩子到了10~20岁,正值青春叛逆期,就会反抗,他们会挣脱束缚的牢笼,爆发出惊人的破坏力。
女孩弑母,究其原因无非以上三种,我们知道现代社会,正确的家庭教育于孩子是多么的迫切,而身为家庭的主导者——父母,更应该认识到自身的责任重大。
大家好,我是@大书言 ,欢迎关注我,每天小故事,解读生活,解读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