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水的深度不同,适宜种植的作物也会不同。种花的人对花的习性都心知肚明,什么植物喜阳,什么植物喜阴,只有根据其个性,才会硕果累累。种地讲究因地制宜,树人也要因材施教。
孔子被奉为圣人,不仅是因为他的言行值得后人效仿,他的教育方法更值得我们借鉴。孔子弟子三千,他强调因材施教,即应根据学习的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正是孔子懂得这种教育理念,才使得其弟子都各自的建树。因此,我认为正如我们强调因地制宜一样,我们同样推崇因材施教。
有一篇文章曾写到:“不是任何竹子都能做成笛子,太嫩的竹子质地过于松软,无法吹出悠扬的笛声来。但它们不是没有用了,它们还可以发挥自己柔性强的特点,用作编竹席的材料!”倘若非要用嫩竹做笛子,那想必是费力不讨好,别说像“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那样勾起客居者的思乡之情,恐怕是自娱自乐也嫌它声音太难听吧!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因材施教,辩证客观地看待人和物,而不是以一个模板育人办事,这样才能突出每个人的个性。
“因材施教”,发展个性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作为一个学生当然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这是我们美好的愿望。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的先天条件不同,个人爱好不同,目标和愿望不同,因此很难实行一个模板的教育方式。让热爱文学、醉心于诗词歌赋的文学少年整天沉浸在物理、化学艰涩难懂的公式中,让精于严密推理的明日科学家整天哼吟散发着发散性思维气息的散文长诗,这是多么难以想象!就像非得让陈景润写抒情诗,让李白研究数学公式一样,最后只能一心期望,终归要破灭!
发挥自己的优势,展现自己的个性。“因材施教”,让每一个人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扬长避短,让我们都成为自己世界的“爱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