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晚饭后,到郊外散步,一缕缕栗花香随阵阵晚风扑鼻而来。这香味太熟悉,太浓烈了,简直可以说是摄人心魂。
闻着这沁人心脾的栗花香,我想起来三年前曾经写过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满山遍野栗花香》。
这是我第一次公开发表的文章。就是因为这篇文章的发表,激发了我写作的热情和信心,并且一直坚持了下来。
写作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其中的曲曲折折经历了不少,但从来没有想到放弃。
坚持三年,现如今,读书写作成了我生活必不可少的事情,如同吃饭穿衣一样平常。
然而,写作是孤独寂寞的,当为了一段文字抓耳挠腮,冥思苦想时,我也会有小小的苦恼,心想自己有工作,又何苦费这份心思呢?
但这时,总会有一个声音从心底蹦出来:
困难就是爬坡,再坚持一下,爬上坡,视野就开阔了,会看到更美的景色。于是乎,继续埋头创作
困难虽有,但更多的是快乐。
写作像十月怀胎孕育孩子。等一吐为快,终于完成稿子,看着自己孩子呱呱坠地,卸下重负,便会满心都是欢喜。
我想,每一个爱好写作的人都会特别喜欢这种美妙的感觉。这也是我能够坚持下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记得《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曾经告诉我们:人拥有在任何环境中,选择自己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自由。
这本书的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在二战期间,被关押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三年。三年炼狱般的生活,很多人熬不过去死了,但他凭借非凡的意志力,挺过了生死劫难。
出狱后,他将自己在集中营里的经历与心理学研究相结合,开创了“意义疗法”,将自己在集中营的经历写成《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
一场人间浩劫让弗兰克浴火重生,最终,他不仅活出了自己,更帮无数人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弗兰克认为任何人的生命都是有意义的,他说:
苦难和生命是孪生兄弟,苦难本身没有意义,但我们要赋予苦难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人一旦找到人生意义,将会重获新生。
每个人都是带着使命来到人世间,那就是你的生命的意义,这份意义不仅仅是寻求快乐与幸福,还包括如何看待苦难。
恩宠老师在解读这本书时说:
作为人,我们活在世界上最重要的目的,不是自我实现,而是自我超越。自我超越的力量,主要来自内心。在任何情况下,人的心灵都是自由的写到这里,我一下子明白了,路遥为什么一定要带病坚持写完《平凡的世界》,他不仅仅是要自我实现,更是要实现自我超越。他虽然殚精竭虑创作导致英年早逝,但他的心灵是自由飞翔的,他的灵魂得到了永生。
写到这里,我一下子明白了,路遥为什么一定要带病坚持写完《平凡的世界》,他不仅仅是要自我实现,更是要实现自我超越。他虽然殚精竭虑创作导致英年早逝,但他的心灵是自由飞翔的,他的灵魂得到了永生。
路遥的作品自从面世以来,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他伟大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积极上进,突破自我,实现自我超越。
人生是一个漫长的旅行,不如意者十有八九。每个人都难免遇到困难和困惑,那么,我们该怎样面对呢?
巴尔扎克说:“苦难对于人生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苦难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苦难是深渊。”
苦难这块垫脚石,是财富还是深渊,取决于你对人生的态度。
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头驴子掉进一个深坑,坑太深了,没有人能下去救它。驴子的主人无可奈何地想:这头驴子太老了,跟着自己一辈子了,填上土,把它埋葬在坑里吧。
一掀又一掀的土落下,一开始,驴子懵了,不知所措。等它明白过了主人要埋葬它后,它抖落埋在身上的土,踩在脚下。
最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等主人填满坑的时候,驴子成功地走了出来。
驴子没有悲哀地等死,而是把埋葬自己的土踩着脚下,当成了突出重围的资本。
我不得不佩服驴子的智慧。
驴子的智慧让我明白,有时候打败我们的,不是缺少大目标大跨越,而是缺少化解眼前危机的机智和耐心。
驴子的智慧也让我看到,码字三年来,自觉自己没有太大进步,不敢跟大V比,但一步一个脚印走来,沉淀了些许东西,也得到了一些朋友的认可和喜爱。
我想,人不管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都是独一无二的,有其独特的价值。诚如弗兰克所言,人活着,就要活出生命的意义。
人生最痛苦的,就是虚度年华。知道自己是谁,想到就去做,珍惜眼前,活在当下,才不枉此生。
一个人如果能够自豪地说,我没有虚度时光,就已经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