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没有产业扶贫,就无法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央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国要通过产业扶贫实现3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固原考察时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把培育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新情况,又对产业扶贫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他强调,要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注重长期培育和支持种植业发展;要组织好产销对接,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多渠道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用好产业帮扶资金和扶贫小额信贷政策,促进扶贫产业持续发展。
近5年来,各地紧锣密鼓编制规划,因地制宜培育产业,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汇聚起产业扶贫的磅礴力量。
方针既定,规划先行。着眼产业扶贫,一系列顶层设计、规划部署、扶持政策相继出炉。
2016年5月,原农业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明确了产业扶贫的发展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保障机制等,成为各地推动产业扶贫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半年后,原农业部召开产业扶贫工作推进汇报会,听取各地汇报经验做法和典型范例,并及时开展范例总结、宣传推广、进展调度等工作。编制一个好规划、选准一个好产业、打造一个好龙头、创新一个好机制、形成一个好体系,产业扶贫的“五个一”基本工作思路清晰浮现。
近年来,22个扶贫任务重的省份都编制了产业扶贫规划,实施扶贫产业项目超过100万个、建成扶贫产业基地超过10万个,每个贫困县基本都形成了特色鲜明、带贫面广的扶贫主导产业,有条件的贫困村都建立了“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基地。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2016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赋予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的自主权,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资金使用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