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PPT美化的过程中,满版文字类的PPT(说白了就是从WORD中直接粘贴过去的)最让人头疼,而最最让人头疼的是这些文字不能进行删减!
然而,这个最最让人头疼的事情让我遇到了!
下图就是修改前的一页篇子(企业LOGO和某些关键字我给加上了马赛克),满满的都是文字(红色是客户指定的颜色,专用于突出重点,这个也不能改),满满都是泪。
经过反复的思考和阅读对应的Word文档,我决定采用了拆分加补充的方法进行美化,美化后的片子如下图所示,马赛克会影响整体视觉效果,请大家谅解!
在保持原有文字内容不变的前提下,根据片子中所要表达的意思拆分成了两张片子,并对第二张片子的内容进行了补充说明。
修改后是不是相对清爽多了,其实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比如第二张片子中的方块和方框还可以换成圆形,效果如下图所示。
下面让我们一起思考一个问题,是什么让我们感觉到了清爽?
我个人觉得,让人有清爽的感觉主要是因为你的片子易读,说白了就是阅读者不用太动脑子就能找到你要表达的核心内容。
对于满篇都是文字的PPT我们该如何处理呢?先不要着急,让我们逆向思考一下影响我们阅读的特征是什么后,这个问题就好解决了。
一、什么因素影响了我们的阅读呢?
在PPT中,影响我们阅读的核心指标就是用于找到当前片子中核心内容所需的时间,时间越长说明内容越不易读,越容易给读者造成杂乱的感觉。
以下是我结合实际PPT美化工作中,影响我们阅读的特征总结:
1.整体画面杂乱无章
感受一下下面的图片视觉效果,左边的让人无法聚焦重点,而右边的很容易就把焦点聚焦在气球本身。
“字体变化多端,颜色任性怒放,重点处处有,重心任意跑”这是我总结的杂乱无章的画面风格,上图中的修改前的片子基本满足了这个特征,请大家细细体会。
2.整体缺乏层次感
层次感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分层,而是要符合人类大脑阅读习惯的分层,人类的大脑阅读习惯和我们讲故事的层次一样,先给你一个轮廓感,然后在这个轮廓上进行逐个细说。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座大山,山里面有一座寺庙,寺庙里住着一位老和尚和一位小和尚,有一天.......”,这就是所谓的层次感。
3.整体缺乏灵动感
简单的说就是整体画面缺少活力或缺少灵动的元素,就如同水墨画中留白的用法,让墨与留白相呼应从而达到灵动的美感。这一点有些抽象,全凭个人对美的感觉,看的多了自然就形成了这种感觉。
注意柳树的叶子,是不是很有动感,还有那远处隐隐约约的山给整幅图增加了不少灵动和遐想。
二、如何美化
1.先阅读找重点
通常PPT美化需要对通篇文章进行阅读理解,我常用的方法是先通读一下,然后采用加粗或者改变文字颜色的方法标注每张的重点,同时在每张PPT上面简单写出需要优化的点。
2.明确客户美化的底线和对象
客户的需求才是正真的需求,客户的满意才是最终的标准,所以美化之前一定要跟客户明确好美化的边界,案例中的客户美化边界是不要动画效果,文字不能改动且要醒目,因为这个片子是给年龄比较大的领导汇报。
3.换位思考美化的展现形式
换位到对象的角色去思考美化展现形式,不同的职业、不同年龄、不同的企业都有不同的基础风格,搞清楚了这个基础风格后再进行美化设计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4.不做影响客户阅读的事情
美化的基础就是建立在不做影响客户阅读三件事上,反其道行之,可以多参考一些杂志的排版,因为杂志通常文字较多,很适合我们借鉴。
5.及时沟通快速迭代
第一版美化完毕后,及时跟客户沟通确认,根据客户反馈的意见进行及时的调整。通常来说客户看到优化后片子后,会提出新的想法这时就需要不断的合理优化。
三、排版参考
下面是我个人收集的排版布局设计,供大家参考,重点在于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