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郡黄县人。北海相孔融认为太史慈是个奇才,多次派人问候太史慈的母亲,并送去馈赠的物品。当时孔融因为黄巾军攻州掠府,出兵驻守都昌,被起义军管亥所包围。太史慈从辽东回来,他母亲对他说:“你与孔北海从未见过面,他对我一直体恤殷勤,胜过故交老友,现在他受到贼兵包围,你当速去救助。”太史慈在家停留仅三天,即一人步行到都昌。此时包围得还不十分严密,太史慈等到夜间,乘人不备进去见孔融,请求孔融派兵随他出城砍杀。孔融不听,想等待外面的援兵来解救,但一直未见救兵,而包围一天比一天紧逼。
孔融想向平原相刘备告急,城里人没有办法冲出,太史慈主动请求派他去。孔融说:“如今贼兵包围得十分严密,大家都认为不能出去,你的决心虽然很大,恐怕实在困难!”太史慈回答:“过去您倾意赡待我的老母亲,她感激恩遇,特让我来奔救您的急难,她本来认为我有可取的地方,来了必定有益。现在大家都说不行,如果我也附和说不行,这难道就是您爱护照顾的道义、老母让我前来的目的吗?事情已十分迫急,希望您不要再犹豫了!”孔融于是答应他的请求。于是太史慈收拾好行装,早早地吃了饭,等到天明,便带上箭囊提着弓弩上马,令两名骑兵跟随在后,各作一个箭靶子拿在手上,打开城门径直出去。外面包围的人都很惊骇,步兵、骑兵错杂冲出。太史慈策马来到城下的壕沟内,插好随从所拿的两个靶子,然后跃出壕沟射靶,射完后,径直进入城门。第二天早晨又是这样,城外包围的人有的站起来,有的趴卧着,太史慈再插好靶,射完后又进城去。第三天早晨还是这样,城外的包围者再没有站起来,太史慈于是用鞭猛抽马直向包围圈冲去。等到起义军明白过来时,他已突围而去,且射死了好几个人,都是应弦倒地,故此无人敢追赶他。事情结束后,太史慈回家禀告母亲,母亲说:“我很高兴你能这样报答孔北海。”
扬州刺史刘繇派太史慈去侦察孙策的兵力如何。当时太史慈只带一个骑兵与孙策猝然相遇。孙策的随从有十三人,都是韩当、宋谦、黄盖一流的将领。太史慈便冲上去挑战,正与孙策相对。孙策刺太史慈的坐骑,夺走太史慈插在身背后的手戟,太史慈也得到了孙策的头盔。正好两边的步、骑大队人马都赶来,于是各自罢手散开。后来孙策军队已平定宣城以东地区,只剩下泾县以西六县没有归服。太史慈因而进驻泾县,设立屯府,招来大量的山越夷民前来归附。孙策亲自率军前来攻打,于是太史慈被擒获。孙策当即给他松绑,握住他的手说:“还记得在神亭的时候吗?如果你当时抓住我,该会怎么处置?”太史慈说:“很难说我会怎么处置。”孙策放声大笑说:“今日国家大事,我当与你共同为之。”当即任命太史慈为门下督,返还吴郡后又授给他兵马,升为折冲中郎将。后来刘繇在豫章去世,部下一万多人无所归属,孙策命太史慈前去安抚他们。孙策身边的人说:“太史慈此番北去一定不返回。”孙策说:“子义除了我,还能归服谁?”于是在昌门为太史慈饯行,牵着他的手说:“何时能回来?”太史慈回答说:“不过六十天。”后来果然如期而归。孙权掌权之后,考虑到太史慈能制服刘磐,于是将管理南方的事务委托给他。公元206年太史慈去世,儿子太史享,官至越骑校尉。其实若孙策活着,太史慈估计可以到周瑜的位置。
太史慈是孔融先结识的,却跟了孙策,孔融比孙策到底差在哪里?我觉得差在一个字信上,虽然孔融认为太史慈是个奇才,知道去讨好太史慈的母亲,使他们有一次接触的机会,但孔融却不相信太史慈的能力,因为太史慈请求孔融派兵随他出城砍杀,孔融不听。他也不想信自己的能力,或者说他根据就没有守城的能力?其实派兵随太史慈出城砍杀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只要孔融在城内能接应得好,已经被围了,试试也不会发生更糟的情况,他连试都不敢试!最后还是一直未见救兵,而包围一天比一天紧逼,太史慈烦了主动请求去找刘备告急,事情结束后,太史慈回家禀告他母亲,他母亲说:“我很高兴你能这样报答孔北海。”呵呵!他母亲都认为这个人情算是还了。
而孙策呢?认识太史慈时是敌对关系,抢了孙策的头盔,然后被擒当即任命为门下督,返还吴郡后又授给他兵马,升为折冲中郎将,后来又派他去安抚刘繇的部下一万多人。两者相比较,若你是太史慈,你会选择谁?我觉得要当老大就应该会用人,用人不疑是很重要的,对感觉不错的认为可用之人,就放心使用、大胆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也不必有疑虑,选择了就要能承担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