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传说(下)
然而,司马迁写《史记》时距离尧舜时代少说已经有2000多年了,很多史实已经不可考,司马迁在收集资料时可能不得不采用一些民间流传的故事。史记行文也非常简练,我们今天读来难免有一些疑问。比如尧帝在还不确定舜究竟行不行的时候,就直接把两个女儿下嫁给他,要知道当时舜的家族已经没落了,他只是一个老瞎子的农民儿子,在家中还倍受虐待和排挤。话说后世帝王为了避除战祸,派遣公主去与他国和亲,大多都舍不得自家的亲生闺女,而从宗族或大臣家中选一个女子封为公主出嫁,或者直接用宫女去和亲。难道说,在尧帝的时代,女子的地位就那般无足轻重?而尧帝的目的竟然是为了“观其德於二女”,未免成本有点太高了吧?又或者“妻之二女”并不是说把两个女儿嫁给舜,只是给了他两名女子做妻子?如果是这样的话,人情上倒也说得通。
另外,仅仅考察了三年,舜就顺利地当上了“摄政王”,或者说“太子监国”,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太草率了?当然,古语中“三”可以是多指。不过,眼看着舜这般青云直上,尧帝的长子丹硃又作何感想呢?曾经被讙兜推举过的共工又是否甘为其下呢?
尧死之后,丹硃为父亲服丧三年,“舜让辟丹硃於南河之南”,舜让出来的天子之位,丹硃要还是不要呢?这不禁让人们想起后世帝王即位之时,讲究三辞三让。虽说后世的三辞三让,不过是走个过场,做一场秀,比如曹丕,明明是篡夺汉献帝的皇位,却还是要假惺惺地辞让几番。相传这种三辞三让的传统便是源自于尧舜禅位的典故。至于尧舜禅位之时,是真的辞让还是远古版真人秀,怕是不得而知了。
我们倒回去再看看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开篇介绍黄帝,就说道“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说明神农氏炎帝的统治已经大不如前,逐渐衰退了。又说“神农氏弗能征”,“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两相对比之下,以黄帝为代表的轩辕氏在武力值上比神农氏高出一截。又说黄帝“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後得其志。”就是说黄帝取得天下政权,靠的是自己拳头硬,他的江山是挥舞着沙包大的拳头,一刀一枪打下来的。
尧帝又是怎样登上帝位的呢?司马迁说“帝挚立,不善,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只是说了原因,是因为挚“不善”,却没有说过程,尧究竟是怎样当上国君的。不过这个过程未免有点耐人寻味,试想一下,一个“不善”的国君,如何懂得主动把君位禅让给“善”的弟弟?既然他不善,他也就不会主动这样做,那么这位“善”的弟弟,是不是得从哥哥手中去抢,才能得到位子呢?宋太祖赵匡胤的“烛影斧声”留给后人一个解不开的谜,尧帝取代哥哥而成为帝王的过程,一样是一个谜。
正如司马迁所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哪一个朝代的更迭,帝位的转换,以及权臣之间的明争暗斗,不是以“利益”二字为中心的?
舜帝掌权之后,流放了治水不力的鲧,以至于鲧死在了流放之地。后来大禹接替了父亲的工作,去治理洪水,这可谓是接了一个烫手的山芋,以至于他出外治水十三年,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好在大禹最终治水有功,他用双腿丈量了天下山川,赢得老百姓的爱戴,可谓赢得了天时地利人和,这一切都为他将来得到舜的帝位打下了基础。那么,他荣登帝国宝座的过程又是怎样的呢?他是否忌恨过流放他父亲的舜帝呢?
晋武帝太康二年,一个叫做不准的土夫子,挖开了一座古墓,古墓中出土的竹简打破了尧舜禅让的神话。这批竹简被后世称为《竹书纪年》。《竹书纪年》中说,当初尧帝失德,被舜帝流放到平阳,囚禁在那里,随后舜帝取代了尧的位置掌管天下。舜还囚禁了丹硃不许他和父亲相见。这与《史记》的说法大相径庭。后面也有两位战国时的大咖论点与之一致。《荀子·正论》:“夫曰尧舜禅让,是虚言也,是浅者之传,陋者之说也。”《韩非子·说疑》:“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由于《竹书纪年》出土散乱,加之文字的演变,造成诸多的歧义,对其内容的理解存在争议,后来因为佚散而重新进行过编撰,书中所记录的事件与主流政史相去甚远,所映射出的道德思想也与正统儒家思想大相径庭,导致其内容大多不被史学家采信。因此,我们姑且不把《竹书纪年》当做史籍,而只是当做故事来读,它所记录的事情是真是假,是否合乎逻辑,顺乎情理?“元芳”,你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