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20日,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明,二十四节气中第五个节气。仲春与暮春之交,是美好的自然时间,清明节,如期而至。这时处处春和景明、阳光明媚、群山如黛、桃红柳绿,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也是中国人最为独特的人文时间,今年的清明节与上巳节、寒食节为同一天。历史上,没有哪个节日像清明节这样,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祭祖扫墓的节日;兼有扫墓祭祖与踏青嬉游两种内涵迥异的礼俗主题,自古传承,至今不辍,体现中华民族历来讲究天地人和谐共生之道。
1.清明:万物清洁明亮
“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以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来确定的,斗柄从“寅位”开始,然后顺时针旋转,当斗柄指向“乙位”时,为清明节气。“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有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节气的命名与大自然天气物候的特点有关。“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栽树莫要过清明,种上棒槌也发青”,《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这些对于清明表述讲的都是顺天应时、适时耕作的道理,表明这个节气正是春耕春种、安排蚕桑、开始劳作等活动的最佳时机。自古以来,人们就把清明作为安排农事活动的重要时节,孕育丰收的希望。对于当时的人民来说“清明节”还只是一个节气,不能被称为节日,到了唐宋之后,清明真正成为民俗中的重要节日。与另外两个古老的节日密不可分,即上巳节和寒食节。
2.上巳节:三月三郊游踏青
在清明时节,空气变得清新明朗,将踏青正式作为节日节俗确定下来,则与古代另一个重要节日———上巳节有关。 春秋末期形成的上巳节,时间最初设置在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到魏晋时期以后改为三月三日。自先秦至汉代,上巳节的习俗有三种:一是对故人招魂续魄,就是在野外、水边、道路交叉口召唤亲人亡魂,同时也召唤自己的魂魄苏醒、回归。这是先人认为灵魂经历发芽、成长到凋零的过程,也如同万物一样随四季的变化,故在初春要招魂;二是到水边举行祭祀仪式,并到水中洗浴,以祓除过去一年中的污渍与秽气,称为“祓”或“禊”;三是春嬉,青年男女到野外踏青嬉戏,并自由择偶或交合。 晋代陆机的“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与李白“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即是当时人们在上巳节祓禊、如此来看,上巳节其实是在郊外水边举行辟邪求吉的宗教仪式后,快乐春游、男女自由交往的节日。这样,上巳节的节日内涵就有两种:一是肃穆的祓禊和招魂;二是欢快的嬉游和交往。宋朝后期,理学盛行,礼教渐趋森严,不再鼓励举办春游、祓禊等仪式,上巳节仅在民间流传。清明节盛行春游的习俗可以看做上巳节传统的一种延续。踏青、春嬉的生动写照。
3.寒食节:禁火节禁火吃冷食
寒食节在农历三月,冬至日后的105天,清明节前一二日。关于寒食节的由来,是在春秋时代,晋公子重耳流亡途中,没钱没吃点又累又饿无力前行,随臣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煮汤献给重耳,后来重耳成为晋文公后,他没有去邀功,而是携母去绵山中隐居。晋文公坚持要请他出来表示答谢,于是放火从三面烧山逼其出山。但没想到介子推最后同母亲一起被烧死,也不为所动。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在介子推的忌日全国禁止动火,只许吃冷食,是为“寒食节”。
第二年寒食节的翌日,晋文公到绵山介子推殉难的大柳树下来吊祭,发现被烧死的大树上已生出了新的柳枝,他回想起介子推生前希望他复国之后施行清明政治的主张,感慨万千。下令封这棵柳树为“清明柳”,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
这里并未对寒食节及寒食禁火等习俗多着笔墨,实际上,禁火冷食反映了古人改火的习俗。先民取火于木,季节变化取火的树木也不断变化。春三月是改火的时节,先民在新火未成之时,禁止生火,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禁火之俗早在周代已是惯制(《周礼·秋官·司寇》:“以本铎修火,禁于国中”),因春秋时期民间有纪念介子推的传说,才将古老的“禁火节”与介子推联系起来,将“禁火节”改为“寒食节”。
唐朝时期确定寒食与清明只差一天,三日禁火完毕,到清明这一天要换新火,以柳条或榆木乞取新火。这样,清明与寒食就连在一起,清明的换新火活动成为寒食活动的一部分。 从古诗词中提到的名称上看,有将这一时节称为“寒食”晚唐、宋代以后,禁火食冷之俗转衰,“清明”之称渐多。明清时期,“清明”之称多于“寒食”,逐渐成取代后者之势。
寒食节并入清明节后,许多习俗如禁火、寒食、扫墓、戴柳等也被清明节继承,成为这一节日的重要活动内容。再加之融合上巳节踏青春游的习俗,宋元时期,融汇了两个古老节日精华的清明节,终于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明清大体承接前代旧制,清明节仍然坚持并发展其必不可少的大节地位。
4.清明:祭祀、春游、饮食习俗
清明节习俗活动之丰富在中国传统节日中足以和春节一比高下,清明的传统习俗分为三大部分:祭祀、春游、饮食。
中国向来重视祭祀祖先,但上古祭祀都在宗庙里进行。春秋战国时期,墓祭风气才渐浓。唐朝,唐玄宗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前的寒食节,祭墓风俗才扩大到整个社会。在春光明媚的清明前后,尽情亲近自然,到郊外踏青游玩,传统的春游活动有踏青、插柳、放风筝、荡秋千、拔河、踢球、斗鸡等。明代《帝京景物略》记载了这种扫墓与郊游并行不悖的情形。这与如今有很大不同,今人在清明节则将主要精力放在清明扫墓上。
在饮食方面,在我国北方地区,清明时节的饮食主要是糕饼、冷粥,很多人还要吃鸡蛋,寓意圆圆满满。老北京人大多吃食馓子麻花、驴打滚和面茶。其中的“馓子”为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山西地区为了纪念介子推,每家每户都要蒸“子推馍”“子推燕”等,馍面中夹有核桃、红枣、花生,成为“子福”,寓意祖宗保佑家族香火延传,这些馍既可以自己食用,也能用来馈赠亲友。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
在我国江南一带,则有吃“青团”、吃藕的风俗习惯。江浙地区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青团;安徽、江西等省份大多在清明节吃“清明果”;福建泰宁地区在这天要吃“暖菇包”;老厦门人扫墓之后会聚在一起吃薄饼;闽东各地还有吃芥菜的食俗;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