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记下了第一条声音日记。文字、图片和声音,自有不同维度的美。也或许,只是我们通感能力或者表达通感的能力在减退,只能各通道各司其职。不过,能留下来的东西,注定是可以透过单一通道得以激活其它通道的物件。
声音日记记录了今天去交响乐团找老年音乐家,见到位头发花白的阿姨写着蝇头小楷,甚是佩服!我想老年人写小楷,大抵需要眼睛还OK、手不抖、有精力。特棒!
昨晚就看完了《茶花女》,觉得该写点读书笔记,却有点无从下笔。今天在公交车上开始看《沉默的大多数》了。有趣。王小波也是追求有趣灵魂的人~看到他文中提到“太太”,甚暖。记得Ann好像说过“先生”是一个很美的词(啊~难道氵先生得益于此?还是早有苗头哈哈)我觉得“先生”和“夫人”是很赞的词。
“先生”一词从口中呵出,大抵嘴角都是上扬的。两个字,包含爱意,也包含些许崇拜。而“夫人”,似乎比“太太”这一称呼多了些逗贫,但又透露出了宠溺。
突然想到沈煜伦之前在一个电视台节目中提到沈肯尼(一对夫夫)时,用到的称呼是“爱人”。很常见,甚至是一个很老套的词,但我听到的那一刻却发自肺腑地赞叹沈煜伦的高情商和他们之间的感情。之前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忘记是在论文中还是在哪里看到,说,其实我国当下的很多同性恋没办法很好的定位同性关系,从他们所用的称呼就能看出来。即使同是男or女,多数人仍以“老公”、“老婆”相称。因为他们身边没有可以参考的称呼或者相处模式,只能不自觉地代入父母亲之间的称呼、甚至是相处模式。在同性关系中,“爱人”一词的美好远超预期。
嗯,说起来“爱人”,我就很想吐槽《茶花女》中的用词…不知道是翻译版本还是原文词义如此,书中在提到阿尔芒和…(男女主人公-_-||不容易…我好歹还回忆起了男主的名字)书中提到男女主人公的关系都在用“情人”这个词,看得我分分钟跳戏,不得不自动替换成“lover”才不至于亵渎他们之间的感情。
-_-||为什么我这篇日记写着写着就成了称呼的讨论?我也是太无聊了。
好了,最后再记件今天的事情吧!晚上看奇葩说,原来高晓松也在研读《金瓶梅》哈哈~嗯,马东东说高晓松在研读《红楼梦》和《金瓶梅》的插图哈哈哈~字幕君配的文字是 x.jpg ,甚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