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是个好天气,阳光明媚,秋高气爽,住在张江的我按计划一早就来到了北外滩的杨浦滨江一带徒步行走了3.5个小时,约六公里的路程。在此,一看上世纪处在公共租界时期所建造的一些老建筑,二是寻找上海工业的摇篮,杨树浦路的老工业区的旧影,三是领略具有创意文化的杨浦新滨江大道。
一、 陈旧的一片片小区中找到了一些历史住宅建筑
从隆昌路地铁站出来,我们一行32位朋友沿着隆昌路朝东走,一路上看到的是不多的人,车水马龙的各种车辆和非机动车,马路两边的绿化也是很平常,而两边的住宅房特别陈旧、破落,尤其临近杨树浦路的两边有很多刚搬走不久的居民,留下的是还没有平整的半废墟状态偶尔又如会有一些工厂和办公楼,例如我因工作原因我常常要光顾的市印三厂,已是一个包装印刷公司的牌子,原本的一大块空地上多了一幢厂房,显得很拥挤。
而我们要寻找的的是上世纪公共租界时代的巡捕房及其有特色的巡捕宿舍楼和杨浦发电厂的美商董事曾经住过的老洋房,还有就是日本纺织株式会社在此建造的的一长排融于东西方建筑风格的十二幢独栋房子。很特别的是我们又在杨浦滨江大道位于杨浦水厂旧址附近称之为“雨水花园”的通幽处的地方,发现了一幢独立大别墅,这就是怡和纱厂英商大班住的房子,现在这栋房子开着一家咖啡馆。
值得一提的是“宝隆公寓”,原巡捕房宿舍,现在地址是隆昌路362号,有250套住房,整幢楼是现代主义建筑风格,院落式建筑样式,外墙是红砖清水混泥砖土,大楼面向十字路口呈一个圆弧面,在院子里的二楼、三楼是外廊式内走廊。这种类型建筑在上海独一无二,每天吸引游客纷至沓来,确实有点影响居民的生活。
二、上海工业的摇篮,杨树浦路旧工业区的遗存
上午徒步的主要目的是寻找杨树浦路最早的工业旧影,隆昌路到底,就是杨树浦路了。早在1895年签订了《马关条约》后,清政府才允许外商在上海杨树浦路投资建厂,这样在中国产生了第一批8万人的产业工人,在向外商开放建厂的同时,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工业的诞生和发展。
于是我们第一个到的地方就是杨浦发电厂,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该厂发电量是十二千瓦,是远东最大的发电厂,仅次于英国和美国。2011年中国加入大西洋环保公约组织后,政府从环保角度考虑决定该厂关闭。第二个我们光顾的地方就是著名的大英自来火厂,该厂最早建在西藏南路桥堍下,1925年租界出现煤气灯,就是当时大英自来火厂提供的煤气,后来搬到远离市区的杨树浦路扩建新煤气厂。第三个地方是上海制皂厂,位于杨树浦路2310号,1923年创立,最早是英国人创办的,现在此厂已人去楼空,留下来的是不知那个年代留下的一幢楼顶是一个大浴缸造型的旧厂房。第四个地方是杨树浦路2080号的厂房,也是上海纺织工业的一个重要标志的上海棉纺织九厂旧址,前身是日本怡红株式会社投资的怡红纱厂,1905年三井洋行收购该厂,并合并了其他几个纱厂,更名为上海纱厂,解放后公私合营,改名为上海国棉九厂。现在旧厂房被保留为办公楼,杨浦区滨江指挥部办公楼。
上述四个地方正处于半废墟状态,一路上尘土飞扬,建筑工人穿梭在期间,我们一行30几个人的队伍成为一条特别的风景线。之后我们终于开始可以漫步在杨浦滨江新栈道上。
三、走在杨浦滨江大道上
原来滨江大道的起点就是船厂和旧码头的遗址,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曾经的江边码头和江边船坞的景致中,尚存不多的各种船只停泊在岸边,码头上的巨型大吊车伫立在栈道的入口处,一排排用于驳船靠岸的铁桩造型和杨浦水厂的巨型大水管被刻意地保留着。就这样,我们踏在一个个原址上,重温着中国工业的开启历程,心情激荡,如黄浦江上的波澜,时时浮现历史的踪迹。
我们看到杨浦发电厂的辅机车间,我们此时身处在怡和洋行仓库里,后来是上海卷烟厂的仓库。我们又踩在上海第一毛条厂厂区,原来是英国怡和洋行集资150万两白银创办的杨树浦纱厂,后成为日本人军工厂,解放后为上海第一毛条厂。很快我们所在的栈道上刻着“杨树浦水厂”,也是当时远东最大的自来水厂。然后经过交通部上海船舶修造厂,前身是德国瑞信洋行创办的瑞信船厂(杨树浦路516号)。之后就看到一个明显的标识,上面写到:“上海船厂2014年搬迁到崇明岛”。最后我们是在毛麻仓库旧址上,这个前身是1895年建造的德商瑞信纱厂。现在的毛麻仓库已是一个创意园区,与新建成的东方渔人码头成为杨浦滨江大道的新理念:“从工业锈带转为生活秀带”。然后我们走出杨浦滨江大道,在鱼人码头合影,互相道别,就结束了“杨浦隆昌路、杨浦滨江徒步活动”。
其实,结束徒步后,最让我震撼的是,当我从尘土中走出,走在杨浦滨江大道起点前后,第一眼看到的是残存的旧船坞和江边还未整治的江边滩涂,还未到中午的斜阳洒在岸边,那时的景色差点让我流泪,因为这就是我孩时的记忆,那时我们可以在船上自由行走,在江边每天游泳。
更让我激动地是,我们是在杨浦大桥的底下穿过,那巨大的桥墩可是从未见过,看到这涂着铁锈红的大桥墩,让我感怀万千,杨浦大桥通桥那天,没有像卢浦大桥通桥时,提前通知市民,可以在正式通行前三天,市民可以自由行走,以庆祝第一条通往浦东的大桥,卢浦大桥投入使用。而杨浦大桥开通时,先试行几天,记得我第一次通过杨浦大桥是在1992年的3月的一天晚上,那天我在浦东东昌电话局开会后商量工作事宜,天色黑了,想早点回家,驾驶员告诉我,“听说杨浦大桥通了”。为了早点到家,当时虽然卢浦大桥通了,但交通还是比较堵,再说我家在虹口区,走杨浦大桥更方便,这样就带着侥幸心情试试,没想到就这么通过了。一晃28年过去了,往事如烟,感慨安分。
刘苏南
2020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