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准时的在凌晨的两点过一刻醒过来,一开始是因为我一般睡眠比较轻,稍微有一点的声响就会醒,然后睁着眼睛盯着漆黑一片的房间,脑袋里胡思乱想,活跃的像是在来一场盛大的运动会。
夜晚很安静,住的地方靠近一条不是特别繁华的街道,车辆不是很多,不过窗外还是时不时的有疾驰的夜车刷刷的从远处奔过来,又刷的远去。除此之外在寂静的夜里没有其他声音,孤寂的夜色和路灯相依为命。
这个时候适合一个静静的想一些事情,譬如,生活。
生活很慢,也很难,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们没办法预测下一秒,下一刻我们的未来或者明天再做什么。我们唯一能确定的就是现在和此刻。面对工作,爱情,生活,往往会有许许多多的选择摆在我们面前。当然,我们在做选择的当下,也不能像是学生时代的选择题,做完题目就有标准的答案可以让我们去对证,这个生活的选择题,是没有打答案的,我们无法从当下,从现在去判断这件事正确与否。我们能做的只有努力做好现在,让时间去帮我们验证。就算错误,所有的残酷都需要面对。
我曾经在某一晚醒过来,朦胧中睁开眼,屋子里面漆黑一片。突然间就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处,一种巨大的恐惧和寂寥从心底迸发出来,我不知道这种情绪是从哪里来,也不知道为什么会突然在那个时候膨张然后放大了数倍。我感觉自己像是在一艘随波逐流的船上面,船体被湍急的河流里的暗石撞击出一个很大的缺口,河水正迅疾的灌进暗舱里面,船身倾斜,仿佛下一刻就要粉身碎骨了。可是每每在即将沉没的时刻,船体又被一个水波高高的扬起。
读庆山的书,常常被书中所论述的佛法绕的迷迷糊糊。按佛法所言,我们生活所有的事物,都是有魂灵的存在,我们应当安然对待。
是否认真的思考过自己到底是否怎样的人呢?善良的,活泼的,开朗的还是内向的呢?人往往评价与自己无关的事物或者人上面是比较擅长,可正是这样,往往不能看清自己。
前段时间读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文章里面说我们都是沉默的大多数,人可以是在沉默和话语这两个之间作出选择的。面对一些事情,我们保持沉默,闭口不言,始终贯彻我们是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员。不能张口,不能发声,一旦发声,说了句什么祸从口出的话,你就立马把你自己从沉默大多数里面隔出来了。在一个团体里呆久了,往往容易懈怠,不愿意挪窝。其实,这很正常,符合人类群居恋旧懒惰的本性。但是,作为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员,现在似乎不适合沉默,科技的发展,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小小的手机发声,为自己代言。
每个人都迫切的想要把自己展现出来,竭尽全力的去获取别人的关注,他人的认可,进而去享受站在闪耀的聚光灯下,受万众瞩目。一种巨大的满足感从心里迸发,充斥在整个胸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