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夭》很短,异见也不多,大旨都相同,细节有差别。
“夭夭”一词,一是作“枖枖”,从“木”,是形容“木少壮貌”。一作“艹妖”,从“女”,是女子笑貌。这个起兴就是这么来的,所以朱熹《集传》解为“少好之貌”,和郑《笺》“逾时妇人皆得以年盛时行也”相近。
《诗三家义集疏》中整理了《焦氏易林》中援引此诗的段落,我的《焦氏易林注》是九州出版社出的,对照读了一下,一些细节不见了。九州出版社这些年出了很多易学书,大多都是翻印《四库》本加标点,没头没尾没有校勘记,文字标点错误殊多,加上畅销书装帧风格,基本和垃圾一样。只是这类书很少有出版,聊胜于无吧。
《焦氏易林》中改写此诗的段落,有《师之坤》,《否之随》,《谦之夬》,《噬嗑之既济》,《大过之蹇》,《解之归妹》,这六个变卦,文字大概相同:
春桃生花,季女宜家。受福多年,男为邦君。
但是细节也有不同,比如“邦君”作“封君”等,对比了《诗三家义集疏》和《易林》四库本,虽然相互也有差别,但确实在不同变卦下文字是有出入的。但九州这个版本,居然文字都一样,就像是不断粘贴过去的。
尚秉和先生只在《师之坤》下有注,《解之归妹》下有一个补充,其他都不复注,只说“见《师之坤》”。按尚先生《师之坤》下的注释,《师》卦中互体有《震》象,解出:“《震》为春,为桃,为花,为生”。而《师》卦下体为《坎》,《坎》象家室。这首诗的象就大都在这里了。
昨天学习到,潘雨廷先生根据黄道周《易象正》当中的一个说《诗》的图作了《诗说》,是未完成的遗稿,大旨以《易》说《诗》,将《关雎》解为《咸》卦。这书我还没找到,不知道是不是将《桃夭》解作《震》卦还是《坎》卦?
按尚秉和先生的注,《震》卦伏《巽》,所以为“季女”。《说卦》中《巽》为长女,这里恐怕不通。所以在《解之归妹》中补注了两个字:“兑季”——《归妹》的下体是《兑》卦。《说卦》中《兑》为少(三)女,解作“季女”是通的。
这就是林忠军先生对尚先生《易林》注的一个诘难,说卦卦有象不可信,不然为何不同的卦象,林辞却一样?这些《桃夭》诗就是一个例子。
《易林》中的《桃夭》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要从家室扩展到邦(封)君。《复之解》中尤为明显:
春桃萌生,万物华容。邦君所居,国乐无忧。
所以王先谦断论:“《齐诗》说不以为民间嫁娶之诗,甚明。”《易林》是汉人作,虽然引用《诗》,却是为了解《易》,王说不可信。但是可以见《易林》本身,确实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路在里面,汉学的特点可见一斑。
另有《困之观》也是一则《桃夭》诗,附录于下:
桃夭少叶,婚悦宜家,君子乐胥,长利止居。
(插图来自日本江户时代的儒学者细井徇,细井东阳所绘:《诗经名物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