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大冰《我不》里篇章《你好小蓝》,很感动,想着写点什么。
这周作业,是关于牛人。社群学习指的牛人,多半是学习力强,并通过学习做出物质成绩的人,作业要求思考牛人是如何修成?普通人有什么借鉴经验?
而我觉得《你好小蓝》里的小蓝和蠢子,也是牛人,是和社群人常讲不同的一类牛人。我不知道这样想,并且这样写,算不算切题,是不是自嗨,但是一旦想这样写,就再也没有其他思路了,那就随心吧!虽然文中两位主人公物质贫乏,但他们故事却很令人动容,也足以说明故事里的人是牛人!
1、善良的坚守
故事从小蓝工作开始,小蓝是个很善良的小护士。何以见得?大冰原文节选:
你乖一点儿行不行……,把药片片吃了!吃了我就给你挠背。
她有时候会忽然刹住话头,把爪子绕到人面前,怼到鼻子尖上。你看你看你看……
她叫唤:又偷懒不擦澡是吧,我指甲缝里都黑啦!
薪水微薄,小蓝却一度是医院里最勤快的小护士。她省下中午吃饭的时间,帮病人微波照褥疮。
值班护士最累,小夜是19点到凌晨2点,大夜是凌晨2点到早上8点。年轻小护士易犯困,常在值班室里乏得东倒西歪,唯她例外,常挨个儿病房溜溜达达。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病人走了依然以瘦小身躯给病人做心肺复苏,面对病人离开每每梨花带雨,行走在人世间天使吧!
不管我们都愿不愿意,我们都离不开医院,或多或少,或长或短都与其有过交集,与医护有过接触。人有千种,护士自然也有好有差,但是我接触过的,哪怕最护士和书中的小蓝相较,也是不及的,而我这样俗人更是望尘莫及。
蠢子同样善良,书中提到有回小蓝来地摊帮忙卖货,小蓝碰到曾经的病患家属,嘱咐复查顺带推销。
小蓝问蠢子,是不是不喜欢她来招揽生意,蠢子点头又摇头。我猜点头不外乎不愿爱人在地摊上抛头露脸和劳累,虽说劳动不分工种贵贱,可是谁又能完全绕得开世俗眼光和评价呢!何况爱人本来工作就辛苦,难得有点时间休息。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希望消费者买是因为真的需要,而不是因为小蓝曾经的照顾或相熟。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两个人都比较敏感,大冰也在文中提到过,怪只怪太善良。大冰小屋免食宿,小屋里歌手没有家眷或有家眷也没有住在小屋安排的宿舍,蠢子在小屋工作之余,和小蓝自行租住在外。
大冰文中对此评价:克己,不肯占便宜。
他们的善良不简单,不是发达后的积德行善,也不仅是日常遵纪守法的底线,而是遇到苦难后的坚守己心,克己守身。
当然我个人认为不要过了,过犹不及吗?不过没有错,人都有自己的坚持,不是吗?
2、不离不弃
趋利避害,人的天性之一。当下社会现实,婚姻没有物质基础,走到一起的可能性不大,哪怕成婚最后也很可能在鸡零狗碎的日子里相互埋怨而不欢而散。没有道德批判,也没有情绪波动,只做讨论性的简单陈述,不一竿子打死,胡乱下结论,总有少数个例,文中小蓝和蠢子就是这样的反社会主流现实和反主流天性的新活例子。
女的风华正茂,健康青春却愿意与摆地摊的穷学生,许诺白首之约。两个人在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琐碎中,依然能彼此相扶,在粗茶淡饭日子里,依旧畅想和规划着未来。
人生无常,谁都不知道,下一秒生命潘多拉魔盒里为你打开是什么?即便你善良,也可能面对生活的大不幸,小蓝被查出白血病。
我曾和几位,在一间小庙里坐着喝茶聊天,其间一位大姐说到她曾经被查出癌症,他丈夫听到消息当场吓跑。事实上那位大姐应该不是很严重,并且本身家境殷实,要不然我们也无缘相见。
我们都年轻过,也可能听过很多现在未毕业大学生嘴上动不动吐露看透人生的感慨。事实上他们有几个懂人生,只是年轻人的自我造作。人大都是走过一定岁月,才谦卑知道人生是需要用一辈子去参悟的。
彼时,蠢子是大学还未毕业的年轻人,两个无产阶级,却要承受如此变故。可蠢子对小蓝依旧不离不弃,彼此没有任何抱怨,只是用尽全力守护对方。蠢子最怕不是困难,而是小蓝说要放弃或提前拍婚照。
“病之愈重,爱之弥深”,年轻的男子在配偶健康病危,行动不便时候,依然不离不弃,着实不易。
这样故事不是没有,但是真的少啊!
大冰原文:只是,我却在一个刚刚大四结业的90后穷孩子身上,诧异地看到了一些东西:
一份过时的倾心怜惜。
一种古老不离不弃。
人大都曾对爱情 充满憧憬,经历后才知现实的零零种种纠缠牵扯的爱之无奈及爱之殇。相遇,相知,相爱,相守都是不容易,任何风吹草动,只言片语都有可能让情感崩然炸裂,原来的情深意浓再也忆不起,最后形同陌路。
无关痛痒的生活琐碎都可能令海誓山盟万劫不复,况乎病痛死亡的大灾大难。因果相续,也正因为如此病痛依然没有击垮他们的爱情,也才有了不离不弃之说吧!
没有婚姻誓言,却用行动诠释了:无论顺境或逆境,无论健康还是疾病,我们将一起携手度过。
我一直觉得死亡不是最可怕,怕也要经历。怕是至亲至爱的生离和病别,一方要面对爱人的痛苦却无能为力,包括金钱。病痛一方要看着一方为了自己病痛奔波劳碌,最后往往还要面对一无所有的却留下烂摊子,独立生活。
活着人不知道有没有轮回,也不懂死亡后有没有肉眼不可见的世界。小蓝却用智慧和爱,为蠢子留下了继续生的快乐。通过大冰留下了一段写给蠢子的文字,文字是关于超越生死,打破轮回的情感嘱咐,读来忍不住流泪。
周总理对妻子邓颖超说过:我这一生都是坚定不移的唯物主义者,唯有你,我希望有来生。
对两人的情感,我这样肉身凡胎,唯能也只有祝福,祝福生者“修好今生,盼得来生”,但愿但愿……
3、书中人、写书人、看书人
郦波说,读书有三个阶段:读懂书中的人,读懂写书的人,读懂看书的人。书中人前面谈了很多。
大冰说:他从不屑熬心灵鸡汤,只熬苦口明心的江湖黄连汤。
为什么不是鸡汤而是苦口明心的黄连汤?
借用大冰生活观,我们要平视生活。鸡汤可能在他看来只有甜鲜,而现实生活是黄连汤,喝过且能喝得下,喝出苦口明心的效果,才可能做到平视生活,
小屋歌手白玛列珠,曾将大冰连续写故事几天几夜,然后在椅子上睡着的形象发到微博,并配上文字:你想要的生活,是别人有你想不到的付出。
大冰其他生活我们不懂,不过他说走就走,浪迹天涯生活内容确实有很多人向往。向往和实现是有距离,这距离是需要极致付出去桥接,这也恰恰是牛人和普通人分野吧,普通人往往只是一味艳羡结果,无法承受付出的艰辛。
如何付出?在写作社群里已经说得太多太多,区别是做到与否!坚持多久与否!
小蓝和蠢子是牛人,可爱的人,至情至性的人,不过未免苦了点。他们曾只想着男耕女织,粗茶淡饭的物质极简的相守生活,可是生老病死苦不会因为你贫穷就不会到来,而且来的悄然无声,不打招呼,打的人毫无招架之力,体无完肤。
正如大冰在书中写的:在这样的年代里,依旧一场病足以击溃一整个人生颠覆掉一整个家庭?
用钱买健康是可悲的,但是健康不在需要钱救命却没有,也是一种悲哀。宗教认为:人生万般皆苦是有道理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事事每每弄人,每每难两全。
我曾读过大冰写得小屋另一歌手果子男孩的故事,也写了一篇读后感。果子,大冰,我——书中人,写书人,读书人,我们价值观在这里不谋而合,没有钱好好赚钱,良好物质是精神安宁的前提。
良好是没有标准,但是起码能解决基本的安全问题吧!关于医疗、关于养老等等!不过要解决基本安全,在当下的娑婆世界就要付出很多,如果再要求高点,那不极致真不行,而且极致了还未必有好的结果,心态坚守又显得重要。
所以牛人不仅是创造了什么,实现了什么,拥有了,也是一无所有时能坚守平淡,面对绝境依然坚守灵魂高贵,情感纯粹。
以上只是个人一家之说,大冰说过幸福没有标准。我觉得牛人没有也没有标准,只是你心中想要什么?能去努力实现,抓死的坚持,这就是算牛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