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假期要结束了,为了让孩子能保持个好心情,好状态迎接新学期,带她又是游泳馆,又是电影院的折腾了两天。她妈用调侃的语气对我说,你还是和之前一样,做事没有计划。意思是带孩子出去玩是好事,但是有计划的与孩子商量,然后按计划去完成,这个过程对孩子是很重要。
想要即时反馈是孩子的天性,但是从孩子的身上我却看到了一些自己的影子。想到什么就想马上去做,没有边界意识,对结果没有预期,大部分时候被自己的思维方式困在了当下。
当初第一次看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作朋友》,确实兴奋极了,之后又反复看了几遍。遗憾的是,关于个人管理的能力并没有很大的进步。没有计划,就没有很好的执行力,结果就是半途而废。在遇到李笑来老师之前,我是个井底之蛙,世界观模糊,价值观混乱,人生观缺失。
危机感让我有幸遇上了李笑来老师,路转粉后,重塑了三观,顿时充满了希望。接下来的一年多里,在牛人的引导下,我尝试涉足了很多新领域,比如写作,编程,吉他,英语,投资,演讲,练字帖。如果学好其中任何一个,对我的成长都会具有很大的意义,对我的现状也会有很大的改善。
之前的折腾都源于对付费就是捡便宜这个原则的笃信和践行。加入付费社群、付费专栏学习,越来越多的牛人吸引着我向他们靠拢,越靠拢我就越内向,我却只愿意悄悄地看着他们如此的优秀。
自责自己学习了一年多,怎么还是感觉在原地踏步呢。当然更重要的是尽快接受这个现实。我知道他们的影响力基本来自于写作、编程、英语、投资、演讲这几个方面。它们对我来说并不陌生,那我只有耐心的去积累,去成长,直到能产生有效连接的那个时刻的到来。
作为一个终身学习者,确实是没少尝试去学东西。但是当李笑来老师公开表示自己从一个终身学习者变为一个终身成长者时,对我应该是个好事,也是个提醒。各种入门到放弃的学习经历后,我对写作是又爱又怕,但我确定最想拥有的技能是写作。
在关注区块链后,对于区块链内容以外的文章,我基本只看得到app上的付费专栏。所以微信上关于区块链的公众号加了不少,一对比下来,那些好的文章,好的作者真的让我每次都感觉清新爽快。大概率的加入他们的付费社群,遇到就是赚到了,实在太少了。当我开始羡慕欣赏这些作者时,我对写好文章也有了一种迫切的渴望。最早开始写作,动力来自于外在,来自于李笑来老师的鼓励,各种安利公开写作的好处。现在我对写作的认知加深了,内在动力强于外在动力,也让我觉得很欣慰。
想到没用,最终做到才算数。上一次作业是在作业雨之前1个小时,修改了很久以前的一篇文章后提交的。然后再往前的几次作业也都是拖到最后交作业之前不久才写出来的。那我是想真正的提高自己的写作技能的,但结果是如此的混乱与无序。
每天关注一堆付费学习社群,注意力都不敢浪费在无用的地方。结果却是焦虑多于成长,且持续了很长时间了。自己的问题真的一抓一大把,若能专注下来,是可以每天都获得一定的成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