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清新毁了“张爱玲”,鸡汤党几乎毁了“修行”。
止语是修行,喝茶是修行,吃饭是修行,“睡眠,最自在的修行”;寂寞是一种修行,爱自己是一场修行,婚姻是最好的修行;“30岁前,最好的修行是恋爱”,“那些在爱中受的伤,都是修行”;释然的修行,规矩的修行,不纠结的修行,“慢慢来,要懂一点修行”;人生何处不修行,我们都在红尘中修行,“好人生,靠修行”……反正修行是个框,什么都能往里装,在各大阅读网站搜索“修行”,每则书名、每个标题,都是一碗入口即化的浓浓鸡汤,你不干也得干。
俗套的不是修行,而是我们对待它的轻佻姿态:土豪拿来当时尚标签,中产阶级拿来当文化口红,屌丝拿来当做不思进取的高冷理由。本应属于个人范畴的修行主题,成了显摆给他人看的修行主义。
把修行变成了习气
你身边大概也会有这样的一个人,言行举止都充满仪式感,打坐、茹素、戴佛珠,穿衣飘飘若仙,见面行合十礼。个人爱好无可厚非,看起来也赏心悦目。可他开口闭口感恩,口口声声打开自己、敞开心灵,再深入一点,什么也说不出来。
他号称信佛,也号称信道,拜财神也拜耶稣,但这一切都带着强烈诉求。有一副对联,入木三分地讽刺了这样的信仰投机分子:只有一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不做半点事,朝来拜,夕来拜,教我为难。
他也做一些善事,却总是好心办坏事,比如在上游放生,让下游杀生;爱心爆棚时甚至还放蛇、放臭虫、放福寿螺,惹得鸡飞狗跳,居民不得安生。
他的心地不坏,或许也算得上善良,只是他把一切都冠之以修行名义,将生活过得神神叨叨,作为鸡汤党的主力,让人烦不胜烦。
信仰值得尊重,但也恰恰是这些流行、肤浅的假修行,让旁人误解了真正的修行。
“当我们日复一日做着修行的功课时,是否已慢慢被修行的形式所麻醉,而忘失了修行的本义?”一篇《别让修行麻醉了我们》的文章写道:“我们把修行变成了一种新的习气。一边念着佛号,一边和人争辩是非;一边念经打坐,一边妄想纷飞;口中的道理一套一套,可遇到事情还是着急上火,半点亏也不肯吃。‘本性毕露’,却还以‘修行人’的身份去教训、数落别人。”
最隐蔽也最普遍的假修行,是不求甚解却好为人师。而最具迷惑性、危险系数也最高的,则是装神弄鬼的伪大师们。
伪大师骗名、骗财、骗色
毛姆说,制造神话是人类的天性,对那些出类拔萃的人物,如果他们生活中有什么令人感到迷惑不解的事件,人们就会如饥似渴地抓住不放,编造出种种神话,近乎狂热。传奇的小故事,成为英雄去向不朽的最可靠护照。
吊诡的是,许多出类拔萃的人物,反而在假修行的市场上被拙劣的江湖术士骗倒。女明星和仁波切谈笑风生,首富在“大师”的客厅里亲密合影,官员乃至不明真相的外国元首为“神医”站台,骗子摇身变成举世认证的大师,卑鄙一贯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关于名流迷信神秘力量的心理,吴晓波曾有分析:任何被视为奇迹的事物,往往都很难延续,因为它来自一个超越了常规的历程,处身其中获得巨大利益的人们,相信那就是命运,总希望每次都能红运高照、侥幸胜出。
名利得来偶然,所以也更害怕失去。当25岁的王菲还在为“太红了”而烦恼时,就写了一首《出路》:“我有很多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我缺乏耐性,没什么事能让我满意。我常得罪人,这好像是天生的本领。我讨厌当明星又希望引人注意……唯一相信爱情,渴望有个幸福家庭,可算命的说我们的婚姻并不那么如意,说你到四十岁的时候会有外遇,这让我担心,真让人担心。我想找条出路,到底有没有出路?”
女明星找大师求出路,连林青霞也不能免俗。“我发觉我这个人太计较,总以为别人应该理所当然地对我好,而经常令自己很不开心。所以我决定去修行。”林青霞于是寻找大师,她和佛学大师圣严握过手,却也和“气功大师”张宝胜合过影。
市场需求旺盛,“大师”层出不穷。最寻常的骗财,最下作的骗色;最高端的自然是骗名,名气一打开,财色自然来。
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现代社会制造了巨大财富,却未必让人获得更好的生活。福柯将目光投向古希腊,他强调,最早希腊语境下的“修行”具有积极意义,并非自我弃绝,而是一项重新获取对身体认知和掌握的实践,可以为个体建造一个独立的精神空间,以抵制现代权力的侵犯。
修行其实也是社会命题。在北大社会学系2015届毕业典礼上,教授孙飞宇讲话的题目即为“社会学是一种修行”。
孙飞宇说,社会学关注生死爱欲、恩义情仇及建筑世界的过程,同时不忘初心与理想,在人类文明的整体传统中,这种修行的要求从来都“草蛇灰线,不绝如缕,甚至曾经是中华文明之传统的实质特征”。
即使是鸡汤党推崇的修行者南怀瑾,也明明白白地说过:“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我们不是去修行,就是在去修行的路上。
《红楼梦》里宝玉问癞头僧:“弟子请问师父可是从太虚幻境而来?”那和尚道:“什么幻境,不过是来处来,去处去罢了。”
对于修行来说,人世间没有什么幻境,不过是来源于生活,也隐没于生活。身在何处不重要,真的修行到家,扔到沙漠里,也能让生活开出花。
被修行的人生
冬初在北方,总是绚烂而安静,除了白杨偶尔成片的金光灿灿,可以小得意的在蓝天炫耀,银杏总是主角般的耀眼。如果寒风能凑个热闹,初雪时节,叶未残净,满地的叶子被雪渲染,内心的欣喜总是满满的。
“生活就是一场修行”,既流行又鸡汤,谈不上人生的座右铭,却是很多人的口头禅。这句话好的地方在于,人生有了目标和结果,修行么自然是个目标宛然的东西,结果么自然求得内心安定平静;坏处不多却很致命,修行总让人觉得苦哈哈的,保不齐修行了一整儿,果没有修到,造出一堆的因缘机巧,修行成了孽障。
中国文化有个段子,缺了佛教语言或许都不会说话,“现在、实际、无常、净土、慈悲、相对、有缘、忏悔、修行、喜怒哀惧、执着、大千世界、在劫难逃、执迷不悟、恍然大悟……”,想想这佛也厉害,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修行是个顶顶重要的事情,至于如何修行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修行为何,为当下?为未来?如今多为修得心安理得、心平气和,安静是对付这个不安世界的唯一法宝?七情六欲皆是灾乱,喜怒哀惧多为不该。苦修苦行僧咱做不来,但面沉如水生活死水微澜还是做得到的。极简生活、断舍离,似乎是生活禅平常禅的真谛。连以“道御内”的道教,到了真流行,成了辟谷养生的勾当。
一位朋友,辟谷常客、冥想修行、穿越爬山、极简生活,修得个平静而安宁,没少在我这炫耀自己的宁静和平和。在外人看来,自然他很是修行得果,他也一副得道而睥睨众生的优越,芸芸众生碌碌纠结,跳的出来才是王道。“鱼是喂死的,花是浇死的,人是气死的”,他的口头禅,大致是说,你欲望太多自然被欲望湮没,你被照顾的太细早晚失了本性,人气人气死人安静才是真正的人生。
想想总是不错的,做起来也容易,减少点欲望,只需不看不听不想不说,减少生命里的不确定性,自然多了规律性的可控;朴质些自己的生活,不去照顾别人也不奢望别人照顾,生活不能太细,细节不能太究,这样的自己质朴和简单,与人无隙,自然安乐;人气无非是得不到与想当然,再加上些比较、幻想和后悔,那咱不比了不想了不幻想了,是不是落得个爽洁明了?
可惜生活永远是负责恶作剧的,年纪一大把,遇到心上人。有些人一辈子都没有恋爱过,哪怕是结了婚生了子,就像有人一辈子不会成熟一样。这山崩地裂的,情商归零,智商挫败,剩下的就是敏感。怕改变、怕被忽视、怕别人看不起,止思是做不到了,践行更是没了着落。人生从黑白水墨,期冀成为青绿山水,可画着画着成了后现代,涂料不知道什么货色,除了混乱就是混乱。
然后就发现,人最大的本事不是解决事情,而是坐在那拿自己的逻辑解释因果。中国人么,自从学习了因果两字,一辈子惟余求个因果,早忘了该消业去障了因果。可惜的是,自己的因果和事实无关,多生了烦恼,忍辱都没得法可除。这时候说的最多的,我都减少我的欲望了我就只求什么什么,我都不在乎别的就在乎她能不能多在意一些我多照顾一下我,我生气难道不说明爱她吗,别人我会生气吗?……不说怕安乐死了,看起来还是需要喂死、浇死、气死。
那你修行什么啊?
修行是因为不得不修行啊,这个悲催世界必须的啊。
现在为什么不修行了啊?
这也是修行啊,再说修行是个个人的事情,现在成了两个人两个世界了啊。
……
学佛修自己是小乘,学道求养身是邪道。修行成了无力面对世界的遮羞布,自然修的不伦不类、无语凝噎。一点点波澜,就把人生折腾的够呛。喜怒哀惧佛之本来,宁静相为的是朝拜和庄严,离佛之本来也远了。真论到修行,喜怒哀惧该来则来,欲望该有则有,只不重新造业制障,就是大智慧。因果不是为了求证的,而是用来了结的;时间是用来验证改变的,只是需要选择需要改变的和值得为之改变的,一成不变属于死亡。看似宁静平和所谓的独自修行,苦是苦了,却敌不过世界一丝丝笑容,战胜得了邪恶的是武力,面对得了温柔的才是力量。
生活从来不是修行,你的世界才是修行,你与世界的互动才是修行。被这个世界修行那叫被修理,被自己想当然的修行叫逃避。当下是从过去走来的当下,未来不是你今天思考出的未来,你面对的世界不会因为你的思考就变成你想的模样,但绝对会因为你的思考变得不那么美丽。
我每天上班的路,总要先从东到西,再折北,再向东。走的早了,冬天也来了,可以感觉到太阳一步步的从东边升起,哪怕是斜对着、背对着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