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了一篇公众号文章对我触动很大,主要是说罗振宇知识付费的骗局,我到不是觉得他真的是骗子,但我至少明白了一点,凡不经思考和实践的必不是自己的。
人性的弱点让我们本能的选择一些更容易的事情.听书当然比看书容易的多,看视频当然比记笔记容易的多,一本书当然是别人列好提纲读起来比较容易。
但这背后我们所得到的认知和思考真的就是自己的了吗?
这有点像辩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我们听正方的时候,会觉得特别有道理,肯定是他赢没有错,但当反方从另外一个角度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是我们从来没有思考过的,我们瞬间就会改变立场,觉得反方很有道理。在这样一来一回间,我们不断的变换自己的立场,却忘记了当初的选择。
知识互联网化/碎片化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一开始没有给观众一双慧眼,让他自己去思考/去选择需要或者不需要什么,一味的推销某个课程,让所有的人适应所有的课程,这才是错。
人最可贵的就是因为他有选择权,而可悲的是,我们的选择权常常被左右。
当我们在选择一些知识产品的同时,首先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去学它?
不管是出于什么理由,思考一下初衷就会让我们更加理性,也更能够知道目标是什么。确定好目标,我们就要带着问题去接受一些观点,先去包容接纳,在试着用另外一个角度去反驳,不管他的观点有多么令你臣服,你都要试图找出相反的观点,这并不是问了抬杠,而是让你在反驳的同时能够更加清醒,在不断探索和思考的过程中,才能将大师的观点和我们自己的思考合二为一,我们即知道他是正确的,但我们同时也保留事物仍有相对的看法,不全信,不不信,这才是能够真的让我们成功和进步的方式,而不是无目的的收听。
每天都听一首歌,并不能让我们称为真正的歌唱家,但每天都练习一首歌,不能成为歌唱家,你至少可以是KTV里的麦霸王子。
人最难的就是面对自己,面对人性的懒惰,面对自己想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自古以来学习从来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即便互联网让知识普及的很快,但究其本质学习仍不是简单的事情。
最后想说一句,学海无涯苦作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