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姑苏城外的夜半钟磬音,悠扬了千年,让张继客居孤舟对一灯渔火失了眠,也让少时的我做了一场关于姑苏的梦。
年少的我倾慕姑苏,大抵是软软糯糯的吴侬软语,唱出来的才子佳人总是惹人遐思,拨弄心弦。姑苏的诗词送了我一场秾艳的梦,我总以为是小桥流水孕育了江南俊朗的才情,不曾想原是误判。到了姑苏,才知道,这里的柔风细雨、阡陌水巷,无一处不是一场绮丽的盛宴。
带着塞北的风霜,一路颠簸至江南,漫身的风雪烟尘被江南水汽一拂而散。辽阔土地滋养的坚韧心性在此刻,仿佛被梅雨潮湿了思绪,浑而不觉地软了几分,细腻了下来。
一路明月相随,我扣响了拙政问雅的故事。夜色昏沉,拙政园愈发静谧。华灯相随,和百年前的匠人巧思相契,让一框一景,风韵别致。我小心着步履,蹑足而至,端坐听雨亭前候一场江南的雨。蒋捷阁楼听雨,红烛昏罗帐的年少荒唐,已离我悄然远去。怎奈才疏学浅,阅历稀疏,也品味不出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的寂寥萧瑟。至于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的豁达释然,轻而易举说出口的悲欢离合总无情,又是我难以企及的境界。我只能对月枯坐,合目问心,听时光流逝,徐徐缓缓而悠悠长长,如庭前的碧水,状似无意,却暗潮涌动,流深而水静,难被有心人察觉。此刻,一股冲动涌上心头,多想效仿苏轼,理直气壮地去扰了张怀民的清梦,一遍遍地在院子里看积水空明,谈藻荇交横。可是,我不能。没有东坡的率性,没有东坡的勇气,更没有怀民这般相谈不厌之朋。于是乎,我如入定的老僧,在听雨亭里听了一场清絮的冬雨。那一刻,愿我是冬雨的怀民,为它驻足停留,为它潜心静听,这场雨,落在的拙政的每一个角落,也落在了我的心里,荡起了一片片涟漪。
今晚的月消瘦如利刃,清芒必露。临水而照,若我是月,必为自己的丰神俊秀而沉湎自得。踏月而来,光影相和,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何为月华如水。我贪心地掬了一捧,一场空。诱哄不得,强逼不成,不懂事的我与幼稚的月一路打闹,给偌大的园子添了几分凌乱又破碎的残影。天上的月、水中的月、亭台楼阁上的月、眼中的月、印在心里的月揉碎在一起,嗅一口,便沉醉不知归路。今晚月色很美,月月交辉,各展其芒。我心念一动,连忙邀雨共赏,却迟迟不见雨的踪迹。良久良久,雨托清风给我送来一句话: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我恍然,今夜的拙政恭称我一句雅士,教会我释怀和放下。
后来,有人问我夜晚的拙政园美吗?我想,它是极美的,美如幻境,教会我空空而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