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达芙妮Tiffany出了一枚标价165刀的回形针,到底是什么回形针,是纯金打的吗?
NO,它就是普通的合金制品。
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的:“生活美学艺术品”:
有人惊呼: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这些破玩意怎么能卖的这么贵?
其实,就像我题目里说的:“贫穷”,并没有限制你的想象力,它限制的只是你的审美。
这里的“贫穷”,我加了引号,因为这些都是奢侈品,使用奢侈品的人无疑应该都是富豪。而不是富豪的人也未必就是“穷人”,如果某些人必定要用“非黑即白”来定义人群,不是富豪就是“穷人”,那好吧,我也是穷人。
马未都先生说过,中国人的审美有四个层次,呈金字塔状。
最底下这层,叫做“艳俗”。像张艺谋拍摄的《英雄》、冯小刚拍摄的《夜宴》、农村的大花布床单、流行歌曲,都是艳俗,它简单明晰,具有最广大的群众基础,是审美的第一个层次。
往上的第二层,叫做“含蓄”。唐诗宋词是最典型的代表,我们需要慢慢体会它的美,而无法直接理解。比如李白的《送友人》:“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说得很简单:彼此一分手,我就坐着船走了。听起来没什么,但从诗歌的角度上讲,这是一副著名的流水对。上一句与下一句对仗工整,意思前后相接,这就叫做流水对。它的美很含蓄,是审美的第二个层次。
第三个层次,接受的人就更少了,叫做“矫情”。当代艺术都陷于这种状态。比如典型的毕加索画作,有时很难看懂。据说英国女王都说:“我实在看不出来,他画的人的脸到底冲哪边?”
金字塔的塔尖是最高层次的审美——“病态”。当审美走到金字塔塔尖的时候,只要进入“病态”这个层次,就会呈倒金字塔状,突然释放,然后就变成最普及的事了。病态的审美首推缠足,今人对缠足难以接受,可清代以前的人以缠足为美。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里,还专门教人怎么欣赏缠足。《红楼梦》里的男子,大都具有女性美;而女子,大都具有病态美。贾宝玉像个女孩子,林黛玉像个病人,这就是中国人在文化中追求的一种审美情趣。
其实不仅仅是中国人,全世界的审美, 差不多也都这样。
奢侈品的目标市场,本来就不是平民。奢侈到了顶层,就实在没什么可显摆的,各种宝石黄金都已经被玩的烂大街了,要追求新奇刺激,那就只能回归一种刻意的贫民化。
就像《红楼梦》里的大观园:明明是富豪之家,做了一个奢华的大花园却偏偏要取名“稻香村”,一群小姐公子哥们要像农民一样打扮,其实也就是一种矫情。
后来真的老农民“刘姥姥”来了,吃了一口“茄鲞”,觉得味道不可思议,问是什么,凤姐说是茄子,姥姥果断不信:
“别哄我了,茄子跑出这个味儿来了, 我们也不用种粮食,只种茄子了。”
凤姐儿于是笑着把茄鲞的做法告诉了她,刘姥姥立马就被吓坏了:“我的佛祖!倒得十来只鸡来配他,怪道这个味儿!”......
奢侈品的玩法类似于以前有钱的财主,天天大鱼大肉的吃腻了,偶尔清粥小菜一碟,也觉得蛮有滋味。
但是如果本来肚子里就没啥油水的穷人,也得刻意的来这么几下,估计就得胃穿孔了。
所以,前几天看见有些类似于咪蒙之类的公众号为女孩儿勒紧裤腰带去买奢侈品点赞,说有利于增加自信心,从此也会走向“成功大道”,只觉得好扯淡啊。
你节衣缩食背个几十万的爱马仕白金包去挤地铁,人家也只会认为你背的就是几百块的仿制品。马云如果背个几十元的淘宝特价包去上班,人家 也会觉得他这包起码得要几十万。
圈子不同,不要强挤,小心挤破头哦。
做人要有点志气,别被油腻的大牌牵着鼻子走。
真的零花钱太多了可以给我打赏,打赏超过一百元的,赠送价值26000RMB的LV手提袋。